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泰兴:从“怎么办”到“这么干”

2025年10月17日 08:58 来源:新华日报

  “重回生我养我的土地,老母亲问我:‘你手里有什么?回来能做什么?’这一问,问醒了我,也问清了肩上的担子。”近日,在泰兴市举办的“党建领航、振兴有为”乡村振兴指导员工作讲坛上,古溪镇野芹村乡村振兴指导员钱小荣的开场白,道出了台下同行的心声。这场讲坛,既是对泰兴实施“乡村振兴指导员十年选派计划”的阶段成果检阅,更是一次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交流。而一本源自实践、指导实践的《乡村振兴指导员的100个怎么办》,成为会上会下热议的“行动宝典”。 

  去年5月以来,泰兴市选派325名乡村振兴指导员驻村工作。一年多来,他们积极链接资源,筹集各类资金超7000万元,推动340个民生实事项目落地,但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碰到问题不可怕,关键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破解问题的良策,”泰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俊介绍,“我们广泛征集指导员们在一线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破解路径,精选汇编成《乡村振兴指导员的100个怎么办》,旨在让基层干部‘带着问题学、照着范例干’。” 

  讲坛上分享的鲜活案例,正是“100个怎么办”的生动注脚。“东联村真的没有资源吗?”张桥镇东联村指导员匡军国走遍全村发现,资源不是没有,而是在“沉睡”!他聚焦6亩闲置工业用地,推动建成1300平方米标准厂房并引进企业,在带动就业的同时,让村集体收入从40万元跃升至120万元,蹚出了一条乡村特色发展之路。河失镇常周社区指导员王琴则面对“矛盾窝”的治理难题,凭借担当和耐心,成功化解一桩桩界址纠纷和拆迁矛盾,将其逐步变为“幸福窝”。6名指导员代表发言后,6个派出部门负责人走上讲坛,讲述“前方奋力拼搏、后方鼎力支持”的赋能故事。这些从“怎么办”到“这么干”的成功实践,在讲坛上引发了广泛共鸣。 

  放心去奔跑,背后有组织。泰兴树立“有为者有位、优秀者优先、冲锋者奖功”的鲜明导向,将激励保障落到实处:对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及时提拔重用,对表现优秀的优先晋升职级,对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及时奖励予以记功。“就是要让下派干部无后顾之忧,有干头、有奔头。”赵俊强调。这套“实战宝典+激励保障”的组合拳,有效激发了整支队伍的活力。 

  广大乡村振兴指导员认真办好一件件小事实事好事,以真心真情真干赢得了群众“好口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组织动能。下一步泰兴将以这次讲坛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后方”责任、建强下派干部队伍,不断闯出更多新路子、创出更多新经验、干出更多新业绩。 

  林元沁 印鹏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