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培训课程安排紧凑高效,内容鲜活实用,就像一场及时雨,为我们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在参加了9月份举办的2025年江宁区“两企三新”党组织书记轮训班之后,康龙化成(南京)临床医学研究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笪欢感慨地说。
5天的课程,1300余名新兴领域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全覆盖参加培训,灵活可选的参训日程、紧贴实务的课程内容,将助力参训学员“跑好履职第一棒”,有力推动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化。今年以来,江宁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范(2024—2028年)》和省、市部署要求,立足全区党员队伍体量大、领域分布广、结构层次多元的特点,围绕破解以往“集中培训覆盖难”“培训内容不聚焦”“跟踪问效不闭环”等短板,主动在分层分类“统筹训”、优化供给“精准训”、学用结合“融合训”等关键环节发力,以“三进”推动党员培训提质增效。
分层分类“统筹训”,推动党员轮训进党校有效覆盖
不折不扣落实党员基本培训“固本提能”行动计划,按照党员进党校开展集中培训要求,建立“区级统筹轮训、系统领域跟进、部门园街兜底”的“1+6+X”工作架构,形成区委组织部牵头示范培训和集中轮训,机关、教育、卫健、国企、老干部、“三新”等系统工委分领域开展专题培训的培训格局,分批分类推进党组织书记和党员“走进”党校课堂。立足江宁人才和产业集聚的区域优势,按照“分专题、精品化”的办班原则,重点策划高层次人才和卫生、教育、国有企业管理等领域人才党员系列培训班,以及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5个产业链骨干党员培训班,以点带面提升党员培训整体水平。目前,全区各级依托区级及以上党校培训党组织书记2540人次,培训党员9866人次。
优化供给“精准训”,推动专题内容进课程有效匹配
坚持“内容紧跟需求、课程紧跟对象”,建立党员培训课程开发共享机制,针对农村、城市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实际需求,组织党校师资力量编写《高质量发展之江宁实践》《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江宁探索》等教材及汇编材料5本,开发教学专题课程14门,推出教学案例课程4个。扎实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邀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郭宏新和省市优秀共产党员讲党课。深度挖掘本地红色资源,组织拍摄《生死为大众》等一批党性教育片。注重挖掘区域教育资源,整合溪田勤廉教育基地、横山革命纪念展陈、赤山之战纪念广场等12个江宁本土红色资源点,推出4条现场教育“推荐路线”,组织党员就近就便开展现场教学、警示教育5646场。开展党员教育作品进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五进”活动,丰富党员学习内容。学习教育期间,围绕全国范围内耕地保护、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方面违纪违法案例,开发“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课程体系,进一步形成“共性需求统一供给、个性需求精准滴灌”的培训内容供给格局。
学用结合“融合训”,推动培训成果进一线有效衔接
聚焦深化学用结合,贯通培训成果转化链条。建立“深学善思”培训闭环机制,在培训前和培训中推行培训计划备案、参训情况纪实等制度,推动党员应训尽训、避免重复培训;培训后邀请学员对培训效果参与评估,评估情况作为更新课程体系、丰富培训形式、调整办班计划的重要参考,做好教育培训“后半篇文章”。搭建“以学促干”实践锻炼载体,把党员培训与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服务发展等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行动、亮作为”活动,立足机关、国企、社区(村)、“两企三新”不同领域特点,组织“强作风优服务”“促改革助攻坚”“联群众办实事”“立足岗位作贡献”等“党员在身边”系列活动,长效推进学用结合。强化“以用促学”成效跟踪反馈,探索培训效果回访制度,定期向党员所在单位了解其工作表现和能力提升情况,对培训后实绩突出、群众口碑好的党员在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让学得深、用得好、做得实的党员“有干劲、受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