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豫区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要求,创新构建党员教育培训“全周期管理”机制,通过精准问需、过程跟踪、实效评估三大环节,推动培训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奔赴”,实现党员教育提质增效、赋能发展。
一、精准滴灌,以“需求导向”激活学习内生动力
训前阶段,宿豫区构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培训体系,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通过问卷摸底、走访座谈、线上征集等方式,广泛收集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岗位党员的学习需求和工作困惑,真正做到“党员点单、组织配菜”。根据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服务群众中的实际问题,科学定制政策解读、沟通技巧、实用技能等培训内容,推动课程设置与党员需求“同频共振”,党员逐渐从“被动参训”转向“主动求学”,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为培训实效奠定坚实基础。
二、过程赋能,以“动态跟踪”推动学思践悟深度融合
训中阶段,宿豫区注重过程管理与嵌入指导,实施“动态跟踪+嵌入式谈话”机制。组织部门人员、党建辅导员通过随机听课、个别交流、小组研讨等方式,实时掌握党员学习状态和思想动态,重点“查理解程度、查转化思路、查能力短板”,帮助党员及时消化重点、破解难题。课堂不仅是传授理论的场所,更成为交流实践心得、碰撞思想火花、共议治理难题的平台。一批批“政策宣讲员”“技术示范户”“治理热心人”在互动教学中成长起来,推动学习教育由“知”向“行”深层转化。
三、实效生根,以“学用闭环”促培训成果落地开花
训后阶段,宿豫区着力构建“学用转化”行动机制,形成“培训—实践—评估—提升”完整闭环。通过“一月一回访”提供持续指导、“一季一座谈”组织经验交流、“一年一评估”全面检验成效,并将评估结果与党员评优、选拔使用相挂钩,激发党员持续学习、服务基层的积极性。一批批党员迅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产业发展一线当先锋、作表率,成为宿豫高质量发展中最活跃的“红色细胞”。
下一步,宿豫区将持续深化“全周期管理”机制,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党员教育实境课堂,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倾斜,不断完善学用转化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在实干中显担当、在一线上展作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红色动力。
(姚慧慧 陆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