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如东县深入落实“党委主责、支部主抓、党员主体”工作机制,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以“先锋服务站”为载体,围绕服务、队伍、机制三向发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群众可触可感的幸福温度,成为党员群众想来、常来、愿来的“红色地标”。
需求导向,把服务内容做到心坎上。依托“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的民情大走访,党员干部挨家挨户拉家常、问需求、听意见,将群众“困难清单”“需求清单”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服务菜单”。作为试点镇区,长沙镇率先落地“先锋服务站”,因地制宜提供特色服务。长堤村“长伴”先锋服务站提供暖阳洗衣服务,通过上门收衣到集中洗晒、消毒、送回,为孤寡老人免费换洗被褥;四桥村“连心桥”先锋服务站针对村民电瓶车出行“半路没电”问题,在村口、主干道交叉口等13个点位安装免费共享充电桩;各村(社区)先锋服务站还陆续推出缝补、爱心义剪、跑腿等民生“微服务”,满足群众需求。
联建共建,把服务队伍聚在党旗下。打破体制、部门、行业壁垒,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将在职党员、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新业态群体等多种力量纳入“先锋服务站”,构建“1+N”多元服务矩阵,实现“支部吹哨、资源报到”。组建“扶海青锋”“银领丹心”等党员志愿服务队伍,持续推进“场所共享、活动共办、组织生活共联”,让服务场所活起来、组织活力聚起来,把暖心服务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依托“1+10+N”党员联户机制、党员带群众“四同四带”机制,党员示范带动群众从服务“旁观者”变身“参与者”,主动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形成“党员冲在前、干在先,带动群众跟着上、一起干”的良好氛围。
优化机制,把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前沿。“建得起,更要转得活。”如东把机制优化作为“后半篇文章”,坚持“标准化配置、制度化管理、个性化服务”,从硬件设施到服务流程全面规范升级。制定《先锋服务站运行规范》,明确服务清单、岗位职责和评议机制,确保服务有章可循。建立“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机制,提高服务质效,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推行党员轮值制度,确保服务站“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同时鼓励各站点结合实际创新服务模式,形成“一站一特色”服务品牌。今年以来,全县“先锋服务站”累计办理群众微实事超5000件。
群众利益无小事,事事连民心、件件连大局。如东县将持续推进“先锋服务站”建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充实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把服务触角扎得更深、延伸得更远,让“先锋服务站”真正成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朱嘉诚 徐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