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仓市通过构建“党建强、服务优、共治活”的立体化治理体系,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前移、群众参与,形成“党委领导、多元共治、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强基固本,筑牢红色堡垒。推动81家机关、国企、“两新”组织党组织与村(社区)结对共建,制定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推动资源精准对接,联合生成服务项目265个。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群阵地服务体系,推动173个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建设“海棠邻里驿站”等特色阵地236个,集成政务办理、健康咨询、特色活动举办等功能,年均服务群众超1.5万人次,阵地使用率同比提升40%。创新打造“小凌茶室”“和立方”等党员调解室品牌,以网格党支部为枢纽,吸纳律师、退休老党员等组建专业调解队,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256起,90%在社区就地解决,实现“小事不出网格、矛盾不上交”。
精准施策,托起民生幸福。变“等群众上门”为“主动叩门”,深入开展“敲门”行动,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等入户走访5300余次,收集环境整治、公交优化、停车位管理等意见建议3350条。聚焦“一老一小一特”群体现实需求,实施“银龄餐桌”“家门口工坊”等便民实事项目,配套开设手工针织、烘焙、非遗绒花制作等相关活动240场,链接“初老再就业”岗位590个,托起幸福“夕阳红”。紧扣“需求”“资源”“服务”3项民生清单,联动司法、教育、卫健等部门党组织,举办“邻里生活节”“政策进万家”等特色活动800余场,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健康义诊、法律援助等服务30余项。
多元参与,激活治理动能。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小区闲置空地等群众身边空间,开展“凉亭议事会”“板凳夜谈”等党群议事活动228次,引导群众参与村规民约制定,形成特色条款317条,协商解决公共充电桩、小区停车难等基层问题130余项。组建“行业先锋”队伍,开发上线“隐患随手拍”小程序,同步建立“暖‘新’积分商城”,鼓励外卖小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发挥“流动哨兵”和“移动探头”作用,主动上报隐患线索,帮助解决交通设施损坏、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560个。党组织牵头,吸引居民、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创新实施“美丽庭院”创建工程,打造“花香小院”“蔬果篱笆”等主题庭院680处、小区园艺角120处,推动人居环境从“一处美”向“全域美”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