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徐州铜山区:紧扣“铸魂、强基、赋能”三大主线,推动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提质增效

2025年07月17日 09:44 来源:先锋淮海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先锋力量。近年来,铜山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扣“铸魂、强基、赋能”三大主线,创新构建“教育培训立体化、管理机制精准化、作用发挥实效化”工作格局,推动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提质增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抓实“凝心铸魂” 推动教育培训立体化

  铜山区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构建“理论武装+实践淬炼+数字赋能”三维教育模式。铜山区委组织部创新打造“区委党校主阵地+镇街党校分课堂+村社教学点”三级培训网络,开发“党员中心户致富课堂”“电商强村”“对话先锋”等特色课程,依托渡江战役党史纪律教育基地、廉政教育中心等资源开展推行“万名党员进党校”做法,组织现场教学近500场2万余人次,结合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让理想信念转化为内生动力。

  铜山区还积极组织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组织工作中的应用”知行讲堂,主讲教授以“理论+实操”的方式为全体党员干部充分演示了人工智能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技巧。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者数字素养,充分运用信息化成果,加强党员管理信息化水平。

  力求“量质双优” 推动管理机制精准化

  实施党员队伍“铜山先锋”工程,铜山区委组织部深化完善“党委主责、支部主抓、党员主体”工作机制,推动党员发展规范化、教育培训系统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作用发挥常态化。严格实施党支部全要素政审、党委全方位初审、区委组织部全覆盖预审的三级审查制度,完善近亲属入党备案、负面清单等制度。推行“党员发展纪实全过程”,实现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审批全流程信息管理,杜绝“带病入党”。深化“四铜”行动,推行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模式,在外出集中地设立4个驻外党委,300余名流动党员纳入管理,依托全国党员信息系统动态更新流动党员信息,落实结对联系制度,持续擦亮“吾铜星火”品牌。

  利国镇在“暖‘流’迎春,共话发展”主题党日活动中,组织20余名流动党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围炉恳谈”中收集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建议,让理论学习与乡情同频共振。柳泉镇北村村则通过“体验家乡巨变,共话家乡发展”主题党日活动,活用本土红色资源,带领40余名流动党员走进村党建馆“沉浸式”打卡,开展“归巢补课”,回顾家乡巨变,见证乡村振兴实绩。

  聚力“有为善为” 推动作用发挥实效化

  铜山区坚持把急难险重一线作为检验党性的“试金石”,深化“党员中心户”“先锋岗”“责任区”等载体建设。开展党员“双带行动”,组织党员中心户参与基层治理,设立“家门口”爱心课堂、积分超市等服务平台,推动党员在防汛救灾、矛盾调解等任务中带头示范。深化产业链党建,组建6个产业链党委,承办全市冶金产业链党建活动。强化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党员干部下沉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培育、助企纾困一线,破解要素配置、手续办理、资金短缺等难题,为企业经营和产业发展赋能添力。

  大彭镇大彭村党员中心户董瑞福主动参与矛盾化解工作,向户内联系的9户党员和110户群众深入细致解读政策,一年内入户走访300余次。为了更精准地掌握群众的意愿与需求,他发放、收集调查问卷100余份,为上级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提供了有力依据。

  党旗映初心,实干显忠诚。从思想淬炼的“主阵地”到乡村振兴的“示范田”,从基层治理的“微网格”到产业升级的“新赛道”,铜山区党员队伍建设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这支信仰坚定、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的先锋队伍,正以“拼”的精神、“实”的干劲、“敢”的担当,奋力书写“强富美高”新铜山建设的时代答卷。

  (来源:先锋淮海)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