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党员,本月学习大礼包已送到,今晚7点线上主题党日学习别迟到!”近日,流动党员茆煜恩收到了宝应县夏集镇所在党组织书记的叮嘱。这份关怀让她倍感温暖:“这不仅是一份物质关怀,更是党组织牵挂的传递。”近年来,宝应县深耕流动党员关爱服务,持续深化“四微两常”机制,通过阵地联建、服务联动、情感联结,让流动党员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
宝应县以“结对课堂”精准帮学、“云端课堂”跨区联学、“假日课堂”返乡补学为抓手,通过“云端党课”“红色研学”等形式,推动流动党员结对共学、践悟深学。深化“一对N”结对帮学机制,建立了“资料寄送+内容讲解+进度跟踪”的闭环教育模式。依托“流动有家”线上微平台,流动党员可同步视频参与集中学习,线上交流心得、分享经验。利用返乡节点开设“假日课堂”,通过组织参观红色基地、召开地方能人座谈会等形式,向流动党员通报家乡重大项目、民生实事的进展情况,凝聚共识合力。今年以来,宝应县已向流动党员寄送学习资料3127份、推送政策解读、党课视频等电子资料万余份,组织线上集中学习研讨500余次。
“村口路灯坏了,我在‘夏夜议事会’提了建议,3天就修好了!”在夏集镇王营村的中心广场上,兴化市流入党员余俊海对“板凳夜话”的效率赞不绝口。利用夏季傍晚纳凉时段,宝应县在村(社区)搭建“夏夜议事会”平台,流动党员与村民、村干部们围坐一堂,共同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线上意见征集+线下分组走访”的双向议事机制让分散各地的流动党员的声音都能被听见、诉求有回应,实现“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周”。截至目前,累计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已解决完善36条,架起了离乡党员与家乡发展的“连心桥”。
入夏以来,宝应县“夏日送清凉”专项行动全面铺开,常态化走访慰问困难流动党员及家属,精心组织健康体检、课后助学、互助送餐等后方保障服务,全力解除其后顾之忧。针对流动党员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联合团县委,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开设“爱心暑托班”,守护孩子们安全快乐过假期,于细微之处传递组织温暖,切实增强流动党员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责任感。
从跨越千里的学习礼包到纳凉亭下的畅所欲言,从指尖传递的政策解读到沁人心脾的夏日关怀,点滴之间尽显对流动党员的深厚情谊。未来,宝应县将继续以组织为纽带,用真情做注脚,不断织密流动党员服务网络,让每一位流动党员深切感知“组织在身边,关爱伴‘流’行”。
(宝组宣 夏集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