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张家港:实施“定制村干”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2025年07月15日 16:31 来源:张家港市委组织部

  张家港市自2010年创新实施“定制村干”工程以来,始终坚持长期主义思维深耕乡村人才沃土,以“定向选才、定制育优、定岗历练”的模式,持续打造“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乡村振兴骨干队伍,激活乡村发展源头活水。  

  一是定向选才,靠前储备本土“后备军”。聚焦农村干部梯队建设断层、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率先确定与扬州大学开展合作,按照每个行政村1-2名农业院校本科生的目标配置,积极谋划培养专业人才,填补乡村农业人才供给侧缺口。确定以“本市户籍+本科学历+服务三年”为招录条件,定向招录完成学习计划且承诺最低服务年限的本市户籍毕业生,确保人才适应性与可持续性。结合区域发展需求及承载能力,综合制定每年30人左右的招录计划,通过线上主流平台推送,线下多部门入校宣讲的“双渠道”政策推介,持续做好优质生源选拔储备前置。截至目前,已培养277名毕业生,其中留在本市从事农业农村相关工作238名,占比85.9%,为农村基层提供了稳定的人才保障。 

  二是定制育优,联合培养三农“生力军”。立足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专业化需求,单独开设“张家港班”,先后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农林经济发展等专业化目标制定培养计划,因时而需满足农村基层人才需求。以能力适配和身份转型为核心,联合扬州大学定制“双课堂、双导师、双论文”的培养课程,实现校内课堂与田间课堂有机融合、高校导师与实践导师联合指导,学术论文与乡土实习考核并行,提高农业人才乡村工作理论素养和实践认知。持续拓展“暑期+毕业”的乡土适应性课程体系,组织“定制村干”顶岗开展基础农情调研、村级产业观摩、村级事务管理等实践锻炼,缩短从“校门”到“村门”的适应周期,确保人才素质结构与发展需求持续适配。  

  三是定岗历练,跟踪锻造振兴“主力军”。围绕年度乡村农业发展需求,根据毕业生户籍分布情况,按区镇、街道生源数量形成岗位信息库,以“绩效优先、自主选岗”为主,“户籍就近、专业适配”为辅的原则形成分配计划,实现人岗相适、才尽其用。对入职“定制村干”实施“一人一档”跟踪培养机制,开展定期回访,了解工作实绩和发展需求,实现精准培养、动态调整。安排“定制村干”下沉至乡村发展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中摔打历练,提升综合实践能力。择优对表现突出的优秀骨干持续畅通发展渠道,累计选拔36名政治素质好、群众公认度高的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2人成长为社区书记,有效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