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投放厨余垃圾的垃圾箱,家里吃不完的剩饭剩菜请投放到这里……”近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竹西街道竹西社区月明苑小区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正在进行,21名居住在该小区的党员志愿者参与其中。
今年以来,扬州市围绕深化推进“干部下沉、数字赋能”,扎实有序推进党员联社区、进小区、送服务,全面升级“1+4”(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便民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镇村治理一网格、指挥调度一中心)基层治理平台,推动全市1298个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运作,动员3.9万名居住在本小区的党员主动报到、亮出身份,根据自身特长认领志愿服务岗位,带头参与小区治理任务,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质效。
“弱电管线架空,墙面飞线严重;地被裸土严重,几乎处于废弃状态……”曾经的老梅香苑小区经过集中改造,已被靓丽“新颜”取代,平坦的小区道路、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以及健身漫步道,充满了居民欢声笑语。通过党员下沉,加入邻里议事团、邻里议事组,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并帮助解决痛点难点问题,高质量完成676个、1026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累计加装电梯231部,惠及居民约11万户,党员下沉的成效初步彰显。
打开邗江区“数智杨庙3.0”智慧平台,指挥中心、精网微格、安全生产、“心服务·马上办”等各类综合业务的运行情况一清二楚。“我们共有20个网格吹哨点,107名镇机关干部、9名民情专员平均分布在网格内,一有问题及时上传相应工作模块,实时跟踪办结进度。”杨庙镇指挥调度中心主任杭月介绍道。
去年以来,围绕深化网格治理,扬州市推动5个乡镇(街道)聚焦数字赋能积极探索,市级层面升级开发“微网格基层治理平台”应用程序,对原先“1+4”基层治理平台开展精细化升级,构建“一网统管、全域联动”的智能化治理体系,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全网联”。
扬州市在网格化建设的基础上,将“网格吹哨”点位设在党员中心户中,注重聘请离退休干部、老村干、微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担任“民情专员”,定期在吹哨点收集民意。同步,在每个吹哨点位张贴便民服务二维码,居民用微信扫一扫,即可反映需求。去年以来共收集民生民情信息1151条,已办结977条,剩余民情信息正在推进中。
“为什么这个窗口人少,我还要在另一个窗口排长队?”这是曾经扬州某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接到的投诉。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高频事项办理问题,扬州市全面整合数据局等20余个部门资源,发挥“一张网”作用,推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30多项党内服务、100多项便民服务和50多项惠企服务不出村和社区就可以一站式办理。
自2024年以来,扬州市县两级全部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针对老百姓普遍反映的“希望多一些文娱活动”的需求,组织卫健、民政、体育、教育等二十余个部门,根据不同地区“老、幼、妇、青、困”等不同群体特点,推出一批“老年大学”“社区中央厨房”“青年夜校”“公益课堂”“爱心驿站”“家门口就业”等服务。
“下一步围绕推进‘干部下沉、数字赋能’,我们将聚焦解决基层治理突出难题,进一步推动党员下沉发挥作用,强化数据平台的融合整合,整体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扬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苏雁 陆智成 夏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