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既是一次理论熏陶、深刻的政治培训,也是一次实操训练、务实的业务培训。”近日,徐州经济开发区200余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新任党组织书记及党务工作者、新党员、年轻干部在徐州市委党校集中学习“充电”。
此次示范培训是经开区贯彻全国新一轮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具体举措,也是一体推进党员、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3天时间里,学员们紧张学习、热烈讨论,着力在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上积淀蓄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经开区新实践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能力作风支撑。
坚持“思政课+业务课”一体化
“政治理论有高度,业务实例接地气,这样的课程搭配听得进、用得上”,年轻干部孙麒凯说道。此次培训紧扣“政治引领+业务提升”原则,既解决“总开关”问题,又传授“金钥匙”方法。
在课程设置上实现“三化融合”。政治要求具象化,通过《从徐州党史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将“两个维护”转化为基层干部可感知的历史逻辑;政策落实场景化,从案例出发深刻剖析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业务能力通俗化,以比亚迪等大项目落地为例,解码在招商引资一线干部的“六边形”能力。
徐州经开区针对不同类型班次和培训对象,打造形成“党建+业务”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注重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示范培训“既铸魂又赋能”,让参训干部感到“解渴管用”。
坚持“领域要求+队伍需求”一体化
“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懂方法的人教方法,这次培训真是内容实用,干货满满,让人听后受益匪浅。”大庙街道官庄村第一书记吴世海兴奋地说。
在3天的培训里,徐州经开区组织人事部坚持分层分类,针对不同类别干部的培训需求,专题开设四个主体培训班,差异化设置课程,定制个性化“培训套餐”。村社党组织书记注重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设置课程,提升能力水平;新任党组织书记及党务工作者突出政治理论、革命传统、党务实务等课程;新党员重点围绕政治理论、党规党纪、革命传统、党员作用发挥等方面培训辅导;年轻干部注重增强斗争本领和抓落实能力。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这次培训,同时聚焦当前重点工作和主责主业,根据各班教学目的和班次、学员特点,有针对性设置研讨主题,促进交流沟通,引导全区党员干部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做到研讨出真知、出实效。
坚持“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一体化
聚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此次培训根据培训内容要求,充分运用校内教育资源,采用理论教学、案例交流、专题研讨等方式,发挥党员交流学习最大化作用;同时拓展校外资源,融合音乐党课、党务基本功、优秀党员教育片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使党校课堂真正“活”起来。
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体培训班上,邀请邳州市东湖街道文承社区讲述基层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围绕党务基本功,以天通党建经验赋能自身发展做专题交流;年轻干部如何应对急难险重任务?让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送教送学、专题辅导,提高党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党员教育远不止集中学习,近年来,徐州经开区不断拓宽载体、丰富形式把教育融在日常,制定组织生活年度指导计划、推行“4+X”组织生活模式、举办“红领培优”公开课、打造开放“主题党日”……通过系列举措推动党员日常教育常态长效,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持续激发党员队伍的蓬勃活力。
“接下来,我们将健全组织人事部抓全域示范培训、基层党委抓领域专题培训、基层支部抓覆盖兜底培训三级工作机制,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过程记录、表现评价、量化赋分等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徐州经开区组织人事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