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区双塘街道位于南京市老城南地区,老旧小区众多,占居民小区总数近70%,产业园区和商业街区迭代交错,小街小巷小商小贩小餐饮众多,具有典型的中心城区和老城区特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人口密集、诉求多元、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众多、管理难度较大等现实问题。如何让老城治理焕发新活力,不同诉求得到统筹解决,街道党工委以来凤街社区为试点,推行“有一说一”圆桌议事机制,让企业、商户、居民走进圆桌会,架起共商共治共享的桥梁,推动便民市集、孝心车位、共享充电桩、花园式小区等一批民生实事应运落地,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居民获得感。
搭建平台聚民声,激活社区治理“一池春水”
来凤街社区针对辖区老龄人口多、公共空间不足、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创新搭建“有一说一”圆桌会协商议事平台。平台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法律顾问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撑,动员物业公司、辖区商户、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模式,将群众关心的停车难、管道改造难、绿化杂乱等问题,街区商户关心的共享单车占道、食品安全等内容纳入议事范围,引导居民自主发声、集体协商。去年以来,社区开展协商议事18场,领办民生实事20余件。在来凤新村小区微更新改造中,社区通过“有一说一”圆桌会收集居民对公共空间的改造需求,发动楼栋长、党员骨干认领任务,最终形成“因地制宜建花坛、多方共管护环境”的方案,既化解了邻里矛盾,又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实现了“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办”。
机制破冰疏堵点,实现闭环赋能“治理生态”
为确保群众诉求有效解决,社区构建“分类处置—全程跟踪—长效转化”的闭环机制,形成“议事有方向、落实有保障、服务有延续”的治理生态。在问题处置上,日常纠纷由网格员即时响应,复杂问题通过圆桌会召集多方协商,重大事项引入人大代表督办,实现精准施策。强化过程跟踪,组织居民代表监督项目实施,确保“孝心车位”“共享充电桩”等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组建来凤街“商户联盟”,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及时向商户普及法律政策,解决街区共享单车违规停放、餐饮安全等问题近百起。将协商成果转化为经常性举措,定期组织便民市集等服务活动,举行“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邀请辖区企业提供销售顾问、服务员等适配性岗位,助力企业用工对接和居民就业需求。
精治绣花惠民生,共绘邻里之间“幸福画卷”
“有一说一”圆桌会通过凝聚多元主体力量,不仅注重推动环境焕新升级等硬件提升,还同步孵化出多项特色品牌,构建起“家门口”的暖心服务,打通了社区治理的“毛细血管”。近年来,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社区联合网红餐饮企业开设爱心助餐点,为独居老人提供定制餐食;举办公益暑托班,为双职工家庭解决暑假“带娃难题”;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通过场地置换方式降低商户运营成本;创设“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定期举办免费观影、专项体检、理发贴膜等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增强群众归属感。如今,社区通过“小事共议、大事共商”的自治模式,将分散的“小幸福”串联成“大温暖”,实现了邻里关系和谐化、社区服务精准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一件件小事、实事中提升居民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