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常州经开区:理论学习“沉”网格 党员教育别样“红”

2024年12月24日 14:23 来源:常州经济开发区组织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基层党员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环节。加强基层党员教育不仅关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更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稳固。近年来,常州经开区以“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建设为契机,将党员教育融入网格化管理,从创新形式载体、精准分类施策、强化作用发挥等三个维度持续发力,让优质资源吸聚在网格、重点群体凝聚在网格、党员力量积聚在网格,实现基层党员教育学用融合提质增效。

  着眼“点”上发力抓统领,让优质资源吸聚在网格。持续放大“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优势,积极搭建平台、链接资源,以延伸到基层一线的每个触角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点。一是点好“标准菜单”。以网格为基础单元,依托全域化建成的320个网格党群直通站,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沉入网格。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第一课”,常态化开展初心课堂进网格系列活动超300场,结合知识竞赛、情景演绎、脱口秀等文艺形式,将图、文、声、像引入党课宣讲,在寓教于乐的互动氛围中切实增强网格党课吸引力。二是选配“特色菜单”。持续深挖冯仲云教育基地、常武第一支部纪念馆、王玉如故居等本地红色富矿,广泛发动基层党组织立足辖区资源,通过实地参观、实境讲述等多种形式推行沉浸式、体验式教育,变“刻板说教”为“生动有趣”。以运河党建文化示范带创建为契机,将运河党建文化公园、百年老厂、网格党群直通站、秋白书苑等实体阵地串珠成线,同步推出新媒体作品H5《跟着丁小运,上一堂“运河边党课”》送教到云端线上,让基层党员充电加油站从“会场”向“现场”延伸。三是定制“自助菜单”。采取“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同步推进的方式,打造全方位理论学习矩阵。线下依托主播加油站、网格党群直通站等开设“有声书屋”,方便广大党员随时随地用手机扫二维码学原文、听原著、悟原理。线上探索“互联网+理论学习”新模式,利用“红色直播间”“短视频+”等形式积极延伸党课触角,以见“屏”如见面的方式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党员学习教育从“指尖空间”覆盖到“碎片时间”。

  着眼“线”上延伸抓突破,让重点群体凝聚在网格。针对流动党员、主播党员、快递小哥党员等群体集中难、组织难、学习难等问题,全覆盖分类施策,确保重点群体“一个不少”。一是聚焦流动党员“共学融入”。深化“两地双向共管、网格兜底纳管”工作模式,依托“红磁场之家”、红石榴党群服务中心等流动党员阵地,组织属地基层党组织与江苏沭阳、贵州三都等4个驻常州流动党员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6次,举办“共话全会、共谋发展”研讨5场次,覆盖流动党员300余人。选派15名网格党员骨干、理论宣讲员,深入园区、商圈等流动党员集聚区,开展理论微宣讲20余次,实现流动党员“流而有学”“流而能学”。二是聚焦网络主播党员“深学笃讲”。依托“经彩E播红”小程序等特色载体打造“指尖课堂”,在理论学习专栏定期推送理论解读文章,方便主播常态化线上参学。以主播联盟红创中心、主播加油站为线下主阵地,通过“E”线专题辅学、书记进点带学等方式,开展主播沙龙8期,引导主播群体常学常新、常思常明。邀请首席专家、党校老师走进直播间,以生动朴实、通俗易懂的“家常话”深入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参与网民超十万人次,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聚焦快递行业党员“活学促行”。以深化属地党组织与快递物流行业党组织共建为契机,全覆盖走访全区35个快递网点,赠送学习资料包300余份,“支部共建让我们有了参加党日活动的地方,大家的联系更紧密了,感觉有了自己的家!”一名快递小哥党员表示。借助网格党建力量和资源,配备学习资料和服务设施的30个“红驿家”遍布在全区快递收发核心区域,吸引38名党员小哥主动到网格报到,开展助餐配送、跑腿代办、社区巡逻、隐患速拍等服务1100余次,以“小哥担当”助推全会精神落实落地。

  着眼“面”上巩固抓实效,让党员力量积聚在网格。坚持理论武装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持续探索将党员教育管理成效转化为党员作用发挥最优解。一是教育引导常态化。依托村(社区)、网格党组织系统梳理隶属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三本台账,安排党务干部、支部委员与流动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一对一”结对包联,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帮学送学,解决实际性问题。以贵州三都县务工群体为切入点,引导村(社区)党员干部与三都流动党员结对联系,推动三都县驻常流动党员党支部与属地常丰社区党总支每月联动开展“同上一堂党课”“一起学理论”等专题学习和寒冬送衣、文化交流等特色活动,帮助三都籍在常人员打破壁垒,流入更融入。二是激励关爱全程化。创新“网格+志愿服务”双向赋能模式,在绿色家居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和美先锋”驿站、戚墅堰康养综合服务中心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较为集聚、流动党员往来频繁的基层站点设置志愿积分榜,采用定岗、定人、定责、定时、定绩“五定”管理模式,配套专项资金落地网格服务积分兑换办法,形成“明岗明责、领岗上岗、鼓励激励”工作闭环。同步更新“一潞有你”、线上党群服务中心等小程序,上线志愿服务模块,一键发布需求、查找服务、参与评价,让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三是学用转化实效化。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广泛开展“党员先行、群众同行”志愿服务行动,将主动到社区报到的机关党员、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分派到楼道巡查、隐患排查、政策宣讲等各类岗位,动员2000余名在职党员、流动党员进网入格“亮身份、亮职责、亮行动”,在律师、家电维修等行业人数较为集聚的小区网格探索建立功能型党组织6个。以党员骨干为核心,在各站点建成“先锋集市”“初心茶社”等各类鲜活的基层民意收集平台,把“家门口”的网格党群直通站打造成为党员冲在一线的初心实践地。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