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无锡惠山区前洲街道全面推行“把支部建进小区”工作,坚持不懈以绣花功夫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打造“星火善治·乐居锦绣”小区党建品牌,推动组织延伸、渠道畅通、资源融合,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把实事办进心坎里,实现小区治理水平与居民满意度双提升。
用好党建引领“一根针”,确保“民有所依”
“以前,有事不知道是找居委会还是物业,自从小区党支部成立后,我们有了‘家’,有事就找党支部,我们也愿意为这个家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家住新洲家园的陈老伯是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社区居民代表,在看到“党员召集令”后,主动加入“锦绣红管家”队伍,积极参与小区治理。
筑牢小区党建的“四梁八柱”,方能激发“最小单元”的最大效能。前洲街道按照“能单则单,宜联则联”原则,建立小区功能型党支部21个,健全“支部—网格—楼道—户”四级塔群。推广“1+6+X”模式,由“两委”骨干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物业、城管、网格员、“三官一律”和联建单位的党员代表担任委员,同步建强“锦绣红管家”队伍,吸纳热心居民、在职党员等力量到队伍中。推出《星火善治12条》,从组织、队伍、保障、服务等四个方面为小区党建指明方向,坚持从细微处用力,把小区党支部建成治理的“强堡垒”、居民的“主心骨”。
捋好需求“条条线”,掌握“民之所望”
“西塘公园从2003年建好后就再没有修过,设施、景观都跟不上大家的需求了。”“公园提升改造是好事,但是一些传统的建筑还是要保留。”……在西塘村仁和苑小区的一角,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悄然成为小区里最热闹的地方,一月一次的“和风议事会”正在火热进行。把支部建进小区后,小凉亭化身“议事亭”,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一片休憩的天地,更成为民意的汇聚点和民主的实践场。
把党的阵地延伸至楼道邻里的最前沿、听取民声的第一线,前洲街道采取“留、改、建”策略,嵌入打造“睦邻议事亭”“共享花园”等微阵地30余个,联动小区“惠聚驿家”,串珠成链构建起小区党群“5分钟服务圈”。依托阵地优势赋能协商议事平台,创新“小家事、大家事”两事分议模式,培育“红色老娘舅”72名,协助解决经济纠纷、邻里矛盾等“小家事”。搭建“书记面对面”“民情议事会”等载体,小区党支部联合职能部门、居民代表等共议“大家事”,累计解决环境美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问题120余个,让民情在“家门口”感知,民需在“家门口”回应。
打好资源“千千结”,推动“民生落地”
“出门遛个弯,既能体验免费理疗,学到健康知识,还能顺便办理个社保,这种活动真不错!”润洲家园小区广场上正在举办“惠星集市”邻里生活节,设置了医疗关怀、政务办理、优惠农产品等不同“摊位”,闻讯赶来逛“集市”的刘女士开心地说。
小区治理并非孤立无援的战斗,而是多方协同作战的壮举。立足政村企共建,融合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前洲街道针对不同小区特点,精准匹配“合伙人”,小区党支部以居民需求为核心,持续扩大“朋友圈”,联合推出“健康守护”“指上生活”“锦绣家长”等微幸福项目86个。链接12个爱心商铺提供食品、文具等集赞兑换奖励,以“集赞制”激发带动“金乡邻”先锋队愿作为、有作为,围绕“帮办代办”、治安巡逻、老年关怀等方面完成志愿服务事项240余件,通过资源下沉、力量凝聚,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王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