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动力源”和“助推器”作用,持续整合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资源,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思想引领、政治铸魂,切实筑牢基层治理“基本盘”。打造“画乡先锋”党员冬训课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为依托,举办街道“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理论宣讲暨“画乡大讲堂”冬训优秀主讲人、青年理论宣讲骨干评选活动,覆盖机关、村社区全体青年,有效提高广大基层干群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入脑入心、走深走实。积极开展“小院讲堂”主题活动。定期开展“书记讲党课”,组织各村社区书记从实际出发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充分利用东王老街、桂子山烈士陵园等红色阵地资源,由市级“百姓名嘴”实景实地开展“雨花英烈”姚爱兰烈士事迹现场宣讲;组织冶山中心小学学生以三句半形式讲述党史故事,让“微”宣讲真正实现对象化、分众化、靶向化。组建“画乡先锋”志愿服务队。结合党员志愿者个人本职和专长,在国际劳动妇女节、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等节点开展,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利用各村社区“大喇叭”和“画乡先锋”党员志愿者“小喇叭”循环播放,使理论宣讲“好声音”走进大街小巷。
整合资源、优化路径,持续输出经济增长“内动力”。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围绕乡村振兴“引擎计划”,实施“蒲公英计划”,提升党员干事创业积极性。联动多方共建力量,盘活辖区内国企、村社区经济合作组织、农业经营主体等,打通农业生产发展的各个环节。双墩野菜、石柱林稻米、冶山年货、东王老鹅、白云山茶叶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已显成效,实现村村抱团发展、合作经营,有效带动就业创业、集体经济增收。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为抓手,按照“一核两心三区六基地”规划布局,大力发展江淮分水岭富硒籼稻和金陵野菜一主一特产业,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精品农园、三产融合田园。依托产业化综合服务中心、多乐拾趣花田乐园、闲置厂房小学等资源,探索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特色农业种植、农文旅融合、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产业,促进多元化致富增收。持续增加产业收入。实施领办“第一书记”项目,东王社区党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投入资金用于建设面积约15200平方米的鸡舍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总投资额6%的集体经济收入。冶山社区党总支探索“直播带货”形式,打破地域、时间限制,拓展农产品销售新渠道。农产品直播点赞量单场次突破30万,收获“铁粉”3000多人,销售额近10万元。
网格吹哨、务实为民,努力打造民生福祉“硬招牌”。实施“网格吹哨我报到,画乡先锋在行动”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围绕“群众出题、党员答题”模式,组织党员下沉责任网格,紧密结合辖区实际,进行走访调研。根据各村社区走访摸排情况,街道党工委将37项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分类别转化为部门工作清单,涉及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居家养老、文体服务等多个方面。开展“画乡先锋,网格有约”志愿服务。创新服务形式,结合“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走访梳理的群众需求清单,根据单位工作实际和党员个人特长,以支部为单位确立行动框架。以美丽家园行动、文化惠民、宣传教育、卫生保健、便民助民、就业指导、关爱未成年人、抢险应急、治安维稳等为主要内容,让“网格有约”常态化、“联动分工”精细化、“画乡先锋”品牌化,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志愿服务走深走实。推进“画乡先锋月月行”活动。街道党工委设立党员示范岗19个、党员责任区10个,推动党员亮身份、做表率、践承诺。持续深化班子成员“四下基层”、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服务”“党员联户”“吹哨报到”等工作机制,扎实开展老年服务、法治宣传、安全演练、矛盾调解、暑托培训等特色服务活动24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