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我们多年的水害彻底解决了,再也不担心一到汛期就内涝,设备被淹,影响生产交货了!”江淮党总支副书记朱俊杰兴奋地说道。这是面对产业链条长、企业分布广的实际,江都区创新实践“都聚力”党建联盟后,精准服务链上企业的生动写照。为解决长期以来乐和路企业一到汛期就遭殃的问题,江都区多次协同联盟单位商定最佳解决方案,新挖了580米排水渠,并增设了一座抽水站。
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围绕党建链赋能产业链,探索建立“都聚力”机关党建联盟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助力产业集群发展速度更快、产业链集聚程度更高、企业发展质效更好,以实际行动答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组团服务,协同发展“零距离”。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推进“都聚力”机关党建联盟和13家产业链综合党委结对帮扶,重点发挥好财税金融和惠企服务党建联盟24家部门组织功能。结合链主企业蹲点解剖行动,探索推行多方协助的联盟服务模式,推动125名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把“挂钩联系点”转化为“链上观察点”,用好用足“关心关爱企业家10条”“科创8条”“人才新政16条”等集成政策,持续推动各类服务资源落地落实,形成党建领航、协同发展、同向发力的 “党建朋友圈”。
跟踪服务,难题破解“零距离”。变“粗放管理”为“保驾护航”,开展“万名党员助千企访万户”走访调研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规上工业企业走访、 “点亮心愿·数智领航”“无形资产战略大讲堂”等系列活动,着力做好土地、资金、用工、供电等重要生产要素保障协调工作,如举办“中银高企贷”金融服务直通车活动,为全区近百家高企发放基准利率信贷资金超3亿元。
新质服务,资源融合“零距离”。变“低端锁定”为“转型升级”,常态化开展“助企三争”春江行、“兴企强链”“红色引擎助力项目跑出加速度”等活动,以党建为纽带,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推动数智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全区获批省星级上云企业108家,“数字标杆”创建项目68项。助力企业“争要素、争市场、争龙头”,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仅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综合党委便助力企业成功对接10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促成23项关键技术合作,推动12项科研成果转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