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常州钟楼区:放大“许巧珍”示范效应 打造“思学做”教育矩阵

2024年07月11日 14:23 来源:常州市钟楼区委组织部

  许巧珍同志扎根南大街街道东头村社区21年,她创造总结的“7+工作法”被评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其用心用情服务群众的真诚与智慧始终熠熠生辉。近年来,钟楼区系统梳理“全国最美基层干部”许巧珍的先进事迹,努力打造“思学做”教育矩阵,引导党员干部在沉浸式体验中赓续老书记精神、汲取新时代力量。
  一是善思巧珍,营造“对标看齐”新氛围。将思念之情转化为思考之力,开发受欢迎、拿得出、用得上的党员教育作品,推动党员教育步步深入。创作多元作品。市区街三级联动制作电影《桂香街》、舞蹈《小巷总理许巧珍》、歌曲《小巷之歌》、微视频《小巷里的一盏灯》等作品,以进社区、进商场、进企业、进广场、进院线“五进”为主线向各基层党支部延伸,搭建多形态的“传播矩阵”,营造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良好氛围。编排情景党课。以东头村真实故事为基础,社区党员编排“紫藤花又开”情景党课,采取情景再现、场景还原等方式,重点阐释全国城市基层党建优秀案例许巧珍“7+工作法”的起源、传承与发展,引导观众生动感受思考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探索实践。开设专题访谈。定期邀请“新时代许巧珍式基层干部”现场讲述基层奋斗故事,组织新老书记思维碰撞、“书记项目”同台比武、创新案例实时展播,将许巧珍“7+工作法”在矛盾调解、征收拆迁、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实践运用进行剖析,帮助党员干部理解工作法中的治理智慧。

   二是善学巧珍,开启“集中研学”新模式。将一个核心活动、三大阵地和N场“宣讲队”活动有机融合,形成系统管用、特色鲜明的教育培训资源体系。打造学习月,主导“立体式”教学。每年3月,南大街街道党工委联合广化小学许巧珍中队、驻区共建单位、全体社区党员等联学共学,线下举办“许巧珍学习月”启动仪式,线上开展系列展播,营造立体式、全覆盖学习氛围。建好主阵地,实现“场景式”研学。以许巧珍工作原址为圆心,延伸拓展“许巧珍”系列学习阵地。新建常州市许巧珍城市党建实训中心,内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历史成果展示馆、基层干部实训中心两大功能区,拓展多元化学习场景。打造许巧珍城市党建共享空间,与老城厢文旅资源融合,涵盖参观、直播、活动、服务等功能。组建宣讲队,开展“互动式”带学。在“江苏好人”周志仁等老党员带领下,发掘政治素养好的年轻干部、居民30人左右组成宣讲队,依托小巷讲坛、道德讲堂、小楠社工学堂、主题党日活动等灵活开展许巧珍事迹宣讲,年度累计达百余场,持续扩大党员教育覆盖面。

  三是善做巧珍,构筑“学用结合”新局面。全方位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好、践行好许巧珍优秀精神品质,进一步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集聚新动能、取得新发展。提炼优秀做法。出台《许巧珍“7+工作法”学习制度》,强化对学习活动的督促指导,总结提炼出“幸福·南厢”社工站品牌、“红新·厢约”三新党建品牌等一批优秀品牌形象,持续辐射党员教育影响力。选树榜样典型。每年推荐、发掘一批“新时代许巧珍式基层干部”,展播优秀事迹,深化基层实践成果,引领带动一批又一批好党员、好干部接续奋斗、发挥作用。探索实干路径。聚焦重点项目、信托制物业、商圈社区等重点领域,成立“巧珍党员先锋队”,引导党员干部打头阵、当先锋。成立“人人互助 众善联盟”,募集助困金20余万元,帮扶200余人次。打造“巧珍民情工作室”,集成司法、信访、公共法律服务等功能,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将党员教育成果不断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的现实举措。

  (朱洁  周沁怡)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