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乐余镇党委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微网格·大党建”工程,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做得更深更实更细,打通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努力实现组织织密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群众满意在网格,切实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健全组织体系,优化基层治理格局。出台“微网格·大党建”工程实施意见,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强基固本、先锋引领、乐享自治、开放融合、同心同行”等五大重点项目内涵,压实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主体责任,形成“村(社区)书记—网格支部书记—微网格长”三级责任体系,持续夯实组织根基。坚持党建引领下的分类治理,区分传统村、动迁村、城市社区、老居委会社区4种不同类型,科学划分基层治理“微网格”,构成“镇—村—网格—微网格”的分层治理结构。聚焦“一小区(自然村)一支部”,全面完善微网格党组织架构,把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最小单元,以党组织的有形覆盖推动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搭建共治平台,凝聚基层治理力量。深化党建共建,持续推进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整合市、镇两级机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资源,梳理形成“党群服务、政务服务、法律服务、民生服务”四张服务清单,提升协同治理效能。以党员中心户、志愿者、乡贤等为核心,组建“海棠先锋”基层治理队伍,制定完善工作手册、积分管理办法等,科学指导“海棠先锋”积极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活地图”优势,引导参与“隐患随手拍”等。以需求为导向,常态化、项目化开展暖“新”义诊、爱心暑托等活动,积极解决外卖存放、电瓶充电等新就业群体“小急难”问题,以建强组织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等务实举措,推动形成相互支撑的“双向奔赴”,实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共同体”。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聚焦党建引领“海棠红·幸福里”建设,优化提升党群服务中心、乐“心”驿站等先锋阵地服务功能,提档打造幸福场景。依托镇域各级各类服务阵地,统筹推进小区(自然村)事务共办、阵地共用、多元共治、资源共享,加速构建村(社区)“15分钟服务圈”和住宅小区(自然村)“5分钟服务圈”,打造有人气、接地气的“根系阵地”体系。整合党群议事会、“幸福邻海棠先锋工作室”“桂香小院红板凳议事”“有事好商量”等议事载体,畅通群众表达诉求、反馈意见建议渠道,让治理温度更加可感可知。坚持“群众视角”,深入开展“千村万企、千家万户”大走访,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形成需求清单,从办好“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全面提升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