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深入实施先锋阵地融合赋能行动,以群众身边的党群服务阵地为载体,着力打造暖心“服务圈”,形成更多群众可感可知、得实惠的幸福场景。
促全域布局,提覆盖广度。突出系统推进、合理布局、全域覆盖,完善“市—区镇(街道)—区域—村(社区)—基层网格”五级先锋阵地体系,建成500多个各具特色的先锋阵地,构建形成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的基层服务矩阵。围绕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日常使用等方面制定3类25项先锋阵地建设评价指标,优选命名119个“海棠花红”先锋阵地,切实做到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口碑常好。全面应用“海棠花红”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让群众“家门口”的阵地可感可知可达。
促资源集成,提融合效度。建立需求审议机制,针对村、社区新、改建阵地需求,由区镇(街道)牵头组织建设、财政、审批等相关条线部门联席审议,开展必要性、可行性论证,确保阵地建而有用、共建共用。建立建设联动机制,坚持“一室多用、集中服务”,结合阵地布局统筹布设综合治理、颐养救助、文明实践等公益、服务、慈善类用房和设施设备,实现“一方所有、多方共享、综合管理”。建立资质互认机制,盘活各条线现有阵地资源,统筹融入党建、宣传、民政等各条线资源,纳入先锋阵地体系规范化管理,推动现有阵地不断丰富功能、实现融合共享。
促服务下沉,提惠民温度。引导推动市级机关部门将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基层先锋阵地,一站式提供社保、行政审批等各类综合服务,结合“全科社工”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办事。结合“党组织一项目 党员一件事”“在职党员进社区”行动,依托阵地发布“基层需求清单”、群众“微心愿”等,广泛设立党员示范区、党员先锋岗,为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提供载体渠道。今年以来,全市共有8672名在职党员向村、社区报到,200余个功能型党支部、党员志愿者队伍下沉开展服务,立项实施党建共建项目244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2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