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抓好“五一”期间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5月1日至12日,南通市通州区策划推出以“学党纪、明党规、优作风、比担当”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为返乡流动党员“补课”“充电”。
以学蓄能,建好理论“加油站”
“今年区里专门打造了‘江海红雁驿站’,这儿不仅环境好,学习资料和设施也很齐全,党员参与热情很高。”川姜镇志浩村党支部书记沙杰谈到。
通州区强化基础保障,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镇街,精心打造“江海红雁驿站”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与全区232个党群服务中心、100个“新兴家园”、21个“红网格之家”串点成链,形成“党员教育服务圈”。假期前夕,基层党支部安排专人与在外流动党员对接联络,了解返乡安排,收集诉求建议,做好活动安排。针对没有返乡计划的党员,通过邮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学习资料、推送线上学习平台和音视频课件等方式,让在外流动党员随身可学、一看就懂。
以讲赋能,备足帮学“充电宝”
“今天剖析的6起年轻干部、普通党员的违纪案例,就是身边人、身边事,事例非常典型,教训十分深刻。咱们流动党员大多只身在外,更要时刻牢记党规党纪,绷紧纪律之弦。”金新街道“归雁党纪学堂”上,碧堂庙社区党委书记张锡萍正在给返乡流动党员剖析党员干部违反“六项纪律”的典型案例。
当前,党纪学习教育正在深入开展。通州区紧盯流动党员学习教育有效覆盖重点、难点,区镇联动开设“归雁党纪学堂”,集结组工干部、纪检监察干部、党校教师等,成立18个“送学小组”,制定个性化“课表”,精心准备警示录、典型案例等生动教材,让基层党组织和流动党员按需“选课”、灵活“参学”。截至目前,该区232个基层党组织共组织集体学习、研讨交流、现场研学277场次,覆盖返乡流动党员1868人次。
以行聚能,当好服务“排头兵”
“周书记每次行前谈话都提醒我们,流动党员在外是家乡的形象‘代言人’,回乡要成为发展‘建言人’。所以我总是特别留意项目信息、技术信息,这次回来我也带了一些资料,希望能对家乡发展有所帮助。”先锋街道花园村的座谈会上,返乡流动党员王莉分享了她的经历。
通州区高度重视流动党员作用发挥,抓住“五一”等党员集中返乡的节点,组织专题座谈、研讨、理论宣讲等活动,邀请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流动党员交流在外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分享了解先进技术、成熟经验和市场行情,用接地气、易传播、好理解的语言为群众宣讲党的惠民政策。截至目前,该区672名流动党员累计提供有效信息836条,参与政策宣讲1100余人次,用行动践行初心,努力做到“流而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