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南京栖霞区深化货车司机群体党建服务,解决“急难愁盼”——让“家”不再“流动”

2024年04月15日 09:28 来源:新华日报

  一个2平方米的驾驶室,站着直不起腰、躺下只能原地翻身——这是货车司机潘荣喜十几年车轮上的“家”。它“长”在27米长拖挂车的车头上,随潘荣喜往全国各地跑运输的业务而“迁徙”,也会因无处停车而难以落脚。

  然而,一年多以前,他作为南京栖霞区龙潭街道的一名货车司机,把“家”落在了龙潭街道的一个货车司机专属服务站。这是栖霞区深化新经济新就业群体党建服务的落脚点之一,背后是栖霞区构建起全方位服务的暖“新”服务体系,解决货车司机的“急难愁盼”。

  在栖霞,从此他们的“家”不再“流动”,爱却流动了起来。

  停车场上建个“家”

  4月10日,记者在龙潭街道保通路货车司机党群服务站(以下简称“保通路服务站”)见到潘荣喜时,他正在烧红烧鱼和鲫鱼汤。今天不出车,他钓了4条鱼,又去附近菜市场买几块豆腐,“配个豆腐鲫鱼!”

  他是淮安人,主要往返于龙潭港和全省各地的4S店之间运送小汽车。只要来得及,他都会在当天晚上赶回这里,一年有300多天都生活在这个服务站。

  “扎根”这里之前,他就生活在小小的驾驶室。锅碗瓢盆、生活用品以及一张小“床”几乎挤满了驾驶室,仅能空出一个驾驶座位。那时候安心洗个澡、踏实睡个觉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2022年,江苏被确定为深化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全域试点省份之一,这个流动的群体成为受关注的重点。南京栖霞龙潭街道有长江规模最大的龙潭集装箱港区,实体物流企业243家,活跃着2400多个像他一样的物流从业人员,是全市货运司机最集聚的地区。

  2022年底,保通路服务站建了起来。这个独属于货车司机的“家”,不仅有3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可以同时停放几十辆大货车,还配备了淋浴间、卫生间,还有洗衣机、冰箱、微波炉、充电器、药箱,24小时供应热水、电源,每一个南来北往的货车司机都能免费使用。

  “疫情期间我们为货车司机专设了‘爱心停车场’,供大家停车、测核酸,解决简单的生活需求。”龙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晓芳介绍,服务站就是爱心停车场的升级版,刚建成就有过路货运司机自发录制了小视频发在社交媒体,给同行传播这个好消息。

  如今,服务站已经在货运司机圈内小有名气,多的时候一天就会来40多个货车司机,全年服务超过1万人次,让无数货车司机有了归属感。“洗澡、洗衣服、做饭,累了就坐着休息,跟在家一样。”潘荣喜说。

  漂泊旅途的“心灵港湾”

  “进门非常感动!好温暖,回家真好!”在龙岸花园货车司机党群服务站(以下简称“龙岸花园服务站”),记者看到这样一张特别的纸条,署名“甘肃人”。

  这是去年5月一位途经服务站的货车司机留下的,他在这个货车司机专属的空间里住了两天。服务站位于龙岸花园社区的中心,距离龙潭港2公里多,社区9000多人里货车司机接近500名。这里不仅为过路货车司机提供药箱、微波炉、热水等服务,还时常举办货车司机的培训等活动。该司机常年一个人在外地奔波漂泊,但在这里他感受到特别的尊重,自如、自在,如回家一般。

  尊重的感受来自被关注与被关心。货车司机是栖霞区港口经济的细胞,对地区经济贡献度高。在保通路服务站,每一场专业团队的义诊活动都会有不少人排队,现场量血压、测血糖、推拿理疗等。“除了基本的生活便利,我们也发现他们久坐狭小的驾驶室内,腰部和肩背部的健康问题需要重视。”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娇说。

  龙岸花园服务站同时还关注到司机家属与物流行业中的女性群体。“以家属为例,一般都以家庭主妇为主,从外地来,不太融入社区,所以我们邀请社会组织参与举办瑜伽课堂、心理健康咨询、家政培训等活动。还面向货车司机的孩子组织各种类型的职业体验活动,目前已经举办了10场左右的专场活动,鼓励他们融入我们的大家庭。”龙岸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宇说。

  每到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保通路驿站都是热热闹闹的。包粽子、挂艾草、包饺子、贴春联,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十几名货车司机一起忙活。陈晓芳回忆,现场有司机师傅笑道“在家都没包过饺子”,也有司机动情感慨,“没想到在外面还能吃到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还有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交通普法宣传讲座、专场理发、义诊、便民服务……从去年开始,各种各样的活动举办了26场,赠送了暖心礼包170多份,让他们真正对龙潭心有所系、情有所牵。

  红线牵万里的“双向奔赴”

  这一场爱心帮助在基层流动起来。

  货车司机的休息时间常常不固定,但每次收到货车司机流动党支部的志愿活动通知,80后货车司机韩坚总是尽量协调自己的时间去参与。“前段时间,街道举行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我就去一家家商户发传单,讲解消防安全知识。”

  以党员的身份参与社区治理,这是韩坚从部队退役以后,再次感受到党员身份责任的时刻。“他们为我们货车司机做了那么多,我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还是想为大家发一点光和热。”

  像韩坚这样的货车司机,在栖霞有不少。在龙潭街道就有20多位货车司机活跃在基层治理中,他们一般多为三四十岁,利用休息时间参与社区巡逻,还通过参与社区活动积极参与安全宣传、交通文明宣传等,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

  “这正是提高基层治理精细度的需要,也是我们城市温度的体现。”栖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栖霞区依托行业主管部门,成立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整合交通运输部门、街道的资源为货车司机提供服务。同时组建流动党员功能型党支部,为全区80多个流动党员货车司机线上建群,真正实现“车行万里路,组织一线牵”。

  韩坚觉得这个群“很有用”。他在群里反馈连续有多个路口的指示牌被超高车辆撞坏,摇摇欲坠,有关部门积极回应、及时处理。自己提的建议受到了重视,他在参与中真正感受到了归属感。

  陈晓芳也留心发现,尽管保通路服务站每天要服务数十位货车司机,但他们都会主动打扫、清洁卫生,说“我们打扫干净,自己住着也舒服”。

  正如龙潭街道在宣传手册上写着:“开到这里就是家。”那张“甘肃人”留下的纸条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把回复一直贴在显眼的地方:“无论您在哪里,这里有一扇门始终为您敞开,欢迎回家!”(王丽华)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