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秦淮区:“四下基层”交出“一线答卷”

用群众满意度检验以学促干成效

2024年01月08日 09:27 来源:新华日报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南京市秦淮区坚持把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将党的声音送到最基层,把脉问诊到一线,力求问题矛盾化解在萌芽时,解决急难愁盼出实效,以学促干,切实以群众满意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

  用好群众语言,政策宣讲在一线

  去年11月26日至27日,秦淮区委举办2023年度“一把手”政治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区主要负责人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上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第二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秦淮区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社区一线讲专题党课296次,分享收获体会、工作方法。

  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范围广、数量多、与群众联系更直接,秦淮区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制作31个基层宣讲专题课程,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依托“银燕讲习所”“秦听我说”等各级理论宣讲团等载体,开展送理论下基层活动1000余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与此同时,聚焦新街口商圈党建、综合执法改革等秦淮实践,策划制作《人民的向往》系列微党课,让基层一线讲述秦淮实践、阐释创新理论,推动理论学习更接地气。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到群众“心坎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阵地发挥了关键作用。秦淮区依托基层党支部工作联系点、社区民生工作站等载体,区主要领导、区委常委、党(工)委(党组)书记,围绕就业创业、救助保障、人才惠企等热点问题,先后举办50余场就业政策宣传活动,深入国际金融中心、新百中心、复地活力广场等20余家楼宇园区和夫子庙景区100余家门店商户讲解经济政策,通过面对面解读政策出台依据、主要内容等,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下足调研功夫,破题答卷在一线

  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直奔改革攻坚主战场,破题群众急难愁盼身边事。秦淮区委指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组织党员干部到矛盾多、意见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去深调细研,思考问题才能更深刻,出招施策才会更切题。

  第二批主题教育期间,秦淮区领导选定35个调研课题,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园区、重大项目一线开展实地调研,认真交流调研成果,研究制定成果转化清单,明确97项成果转化任务。

  把每一份调研成果深化剖析,转化为实干攻坚的具体举措。秦淮区委确定“持续深化有温度的城市更新”等2个典型案例进行解剖式调研,组织前往石榴新村、小松涛巷地块城市更新项目进行现场调研,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会议交流研讨,认真总结经验、剖析原因,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切实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以学促干,把“人民城市为人民”思路落实到一个具体项目中,秦淮区持续打造小西湖、石榴新村、小松涛巷等城市更新项目秦淮示范样本。去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聚焦《南京小西湖微改造更新老街区》,小西湖正从先行示范的“盆景”,成为可资借鉴的“风景”。

  “群众提出来的问题不要怕、不要回避,一定要深入基层去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聚焦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难点堵点,秦淮区通过点对点指导、挂包攻坚推进等形式,积极推进解决,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调研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417个。

  推动从“解剖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秦淮各单位围绕144个正反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解剖式调研,研究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举措,从逐项销号的个性问题的解决中,凝练出制度性共性举措。秦淮区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南部新城与秦淮区融合发展的意见》《秦淮区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以一批制度性成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开门主动接访,矛盾化解在一线

  “四下基层”把群众上访变为领导下访,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秦淮区委强调,要把信访作为“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摸清问题症结、找准问题根源,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一线。

  秦淮区主要领导带头推进重点信访事项攻坚,挂包22件重点信访事件,成功9项,强力推进信访“减量退位”。全区推行党政领导下访接访,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区党政领导接访下访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区领导累计召开重点信访事项推进会22次,开展接访50次、接待群众68人次,化解45项信访事项。

  让居民有矛盾“最多跑一地”,双塘街道打造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多元化解平台,建设集矛盾调处、司法调解、信访接待、社区矫正、网格调度分中心等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场所,将小事协商化解在社区、大事不出本街道,确保矛盾不上交。目前,秦淮区已在5个街道试点建设多元化解中心,将矛盾纠纷化解重心下沉到基层、服务前置到群众身边,从源头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家门口接访、一站式调解的背后,是秦淮区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系统施策。锚定城市建设、新建商品房等重点信访领域,该区通过预排风险隐患、出台规范文件等形式,加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排查化解,累计解决矛盾事项170余件。

  与此同时,靶向发力聚焦安全发展。针对消防安全、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等制约和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区主要领导牵头推进“城市安全韧性和宜居品质提升”“重大项目推进速度还需进一步加快”专项整治项目,形成协同推进、同题共解的良好局面。目前,2个专项整治项目全面落实,7项整治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万达紫金明珠高层消防用水失压问题妥善解决,三山花园小区加固消险工程顺利完工……一系列“老大难”“硬骨头”问题顺利化解。

  现场会诊办公,工作落实在一线

  群众在哪里,我们工作的聚焦点就要在哪里;问题在什么地方,我们工作的现场就应该在什么地方。秦淮区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一线工作法”,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中体现主题教育成效。

  立足秦淮区资源禀赋,加快产业提质增效步伐,秦淮区推动“老城南板块文旅商融合高质量发展”联动问题整改,形成3项整改目标、9条整改措施,编制《争当新时期文化传承发展“天下文枢”的行动方案》,举办“2023年秦淮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展小吃品质提升和专项整治,提升“秦淮小吃”美誉度和知名度,核心景区新增6家规上企业,签约5个亿元项目。

  全力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求进、高位攀升,结合重点企业挂包机制,区四套班子、行业主管部门、各街道(板块)分级分类开展大走访活动,帮助企业进一步提振信心、稳定预期。区领导挂包走访311家重点税源、金融、高成长性企业,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行业主管部门落实企业服务专员机制,对500余家重点企业保持常态化走访。街道(板块)对辖区内“四上”企业、重点税源企业、小微企业等开展“全覆盖”服务走访,第一时间对有诉求的经营主体提供精准服务,帮助企业协调办公载体、申请扶持资金等。

  突出为民解忧办实事,深入开展“学仙林、见行动、优治理”活动,秦淮区完成瑞金北村一号大院环境提升、党建引领苏家桥商圈街巷一体化治理等12个“学仙林”攻坚项目。深化社区民生工作站工作,区管干部牵头完成112个年度“第一书记项目”,推动解决口袋公园建设、棚户区公厕改造、机动车停车位共享等一批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秦淮河畔党旗红,争当先锋建新功”活动,组织党员万余人次深入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推进污水管道整治、花坛改造、养老助餐等为民办实事项目近2426件。

(仇惠栋 通讯员 秦组轩)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