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熟市辛庄镇在全镇范围内探索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大家讲莊”协商议事为重点,实施“海棠先锋”精细化网格服务,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按下“快捷键”,让治理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村民。《“大家讲莊”协商议事 激发群众自治活力》荣获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
围绕“活”字抓长效管理,探索“大家讲莊”协商新机制
“讲莊”在常熟本地方言里是“聊天”的意思。家长里短有矛盾,心平气和坐下来“讲讲莊”,将矛盾化解于无。这是辛庄镇以通俗而接地气的方式创新发展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枫桥经验”的生动体现。以“大家讲莊”协商议事平台为基础,以“积分管理”为抓手,积极探索村庄长效管理,重点在激发群众自治热情,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上下足功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创”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大家讲莊”协商议事创新在于“一议”“二评”“三激励”,所谓“一议”就是通过定期召开自然村组村民议事会,村民们以闲聊的方式讨论出村庄长效管理相关议题,随后由村委会参与,通过“大家讲莊”党群议事会的形式,形成问题解决方案,落实到村工作人员专人负责、“海棠先锋”专人监督的工作模式。“二评”就是针对从“一议”中产生的如涉及人居环境、垃圾分类等方面问题,形成村民之间每月第一周定期互评、“海棠先锋”每月定期督评的双评分机制,经过“二评”打分后,对自然村组各农户张榜公布。“三激励”则是通过党员积分管理、星级文明户等方式提升党员参与村庄治理积极性,激发村民自治热情。
截至目前,辛庄镇已建成“大家讲莊”协商议事点69个,共组织开展协商议事活动582场,参与群众超万人,解决包括停车难、绿化增补等问题800余个,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围绕“稳”字抓基层治理,提升“海棠先锋”服务新成效
随着村民自治能力不断提高,辛庄镇顺势而为成立“福润先锋”“常治久美”“星火护航”等行动支部,选好党员先锋和乡贤能人组成“海棠先锋”骨干队伍,发挥乡贤能人“人熟、事熟、理熟”的优势,融合“海棠先锋”微治理机制,带头认领责任区,引导村民自觉认领宅前屋后“三包”区域,主动参与绿化养护设施维护等志愿服务,使村庄自治的氛围越来越浓。
辛庄镇围绕党建引领网格化精细化治理进行先行先试,通过优化网格设置、配强网格力量、健全工作机制、落实激励措施、推进数字应用等途径,构建起“村—网格—微网格—户”的工作体系,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有效路径。目前,辛庄镇因地制宜将原有自然宅基划分776个“微网格”,配备微网格员2949人。微网格长自主协调村民召开协商议事会,“海棠先锋”积极参与议事、调解和记录,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结合“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数字+治理”创新手段,推广使用“随手拍”小程序,将发现、处理、反馈问题形成闭环工作流程,从而拓宽“海棠先锋”巡查反馈渠道。运用“无人机自主巡航问题识别”功能,及时发现偷倒垃圾、乱堆乱放等环境卫生问题,通过“智慧终端”推送至保洁公司,实现全流程闭环可视化管理。使得乡村治理“看得见、摸得着”,实现“发现问题更精准,基层治理更有效”的理想效果。
围绕“美”字抓群众参与,“多元治理”培育精神文明新风貌
辛庄镇聚焦乡村治理问题难点破解,积极探索,率先实践,构建起“领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的治理格局,切实走出了一条多元治理方式相结合的基层善治之路。全镇各村结合实际,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乡村治理公约,积极引导村干部化身宅基“情报员”,收集整理“疑难杂症”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事宜。
以自然村马家坝为例,乡村治理公约运行以来,签署“门前三包”协议的村民不仅能做到维护宅前屋后环境,还自发建起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洁净家园”志愿巡查队,协助“海棠先锋”做好日常监督工作。此外,积极在村庄内开展“垃圾分类”“人居环境”流动红旗评选,由村民间相互评选产生,全自然村50户农户全部积极参与,一个都不掉队。村民自治环境卫生正从“外”延伸到“里”,全村上下创评氛围浓厚,村庄治理效能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