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扬州贯彻落实全省经济薄弱村提升行动动员部署会精神,召开全市抓党建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场推进会,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对“促增收”行动再部署、再推进、再落实,加大抓党建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力度,推动近三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到2025年全市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50万元。
景区瘦西湖街道的综合型乡村花木园区
仪征马集镇百汇园黑莓基地航拍
树立目标导向,突出高点定位。坚持以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2022年9.2亿元村级非经营性债务清零的基础上,今年扬州市委研究出台《抓党建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统筹推进,镇村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以全省“千村攻坚”行动为契机,抓住中央、省政策机遇,对照目标逐年细化任务,特别是对134个沿河低于60万、沿江低于80万的村,“一村一策”制定年度提升计划,2023年不达标的村减少80%,2024年全部清零,“千万村”到2025年超过20个,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群众增收、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增强齐头并进。
江都区小纪镇罗氏沼虾养殖迎来丰收
树立实干导向,突出高效推进。市级层面出台财税扶持、土地保障、金融支持等6方面20条扶持政策以及27条具体措施,每年市级财政设立5000万元、县级财政不少于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2023年市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超2亿元。选派62名市派第一书记,推动第一书记所在部门与村结对,同步推动6个市属国有企业结对帮扶6个经济薄弱村,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明确对村集体收入增长成效明显的,可从当年增量中安排一定比例奖励给经营管理人员。县、镇、村层面突出发挥党组织作用,以“党组织+”赋能集体经济发展,拓展“党组织+电商”“党组织+合作社”“党组织+家庭农场”“党组织+龙头企业+农户”等模式,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壮大市场经营主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县招镇聘村用”模式,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把本土人才“找出来”、在外人才“聚起来”、专业人才“请进来”,一体推进产业、创业、就业、物业、家业“五业并举”。
高邮周山镇农技专家开展技术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