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栏一加高,我们过路安心多了。感谢你们!”近日,鼓楼区宝塔桥街道方家营社区居民刘慧英、丁玲娣一早出门,将“心系百姓 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了省委第一巡视组驻鼓楼办公点。在巡视组的指导和督促下,她们家门口的宝塔桥防护栏杆高了30厘米,日常出行有了“放心路”。
群众认可,就是巡视工作的最大动力。4月中旬,省委第一巡视组进驻鼓楼区,两个月里遍访街道社区、企业机关,广泛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在巡视组的关心指导和督促推动下,鼓楼区聚焦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解决民生实事28类142件,不断擦亮“推动为民办实事”的江苏巡视特色。
关键小事就是头等大事
“终于有路灯了啊,好事!”小市街道复地新都国际三期居民郭先生的担忧,结束在了5月底。4根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杆,依次竖在家门口的复昌中路,来往不再“摸黑走”。
复昌中路总长不过400米,却连接了两处大型小区和一家幼儿园。由于尚未立项,它暂时不属市政道路,没有安装路灯。5月11日,巡视组在小市街道调研时发现了这个问题,立即向鼓楼区反馈了立行立改问题清单。
群众需求迫在眉睫,街道工委决定“先解决问题再说”。次日,街道把调度推进会开到现场,并在一周内完成勘察施工。路灯分别装在了两处弯道、一处丁字路口和幼儿园门口。
巡视联系群众、巡视贴近群众,鼓楼区充分借力这一纽带功能,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区委区政府成立为民办实事专项工作组,广泛从巡视组电话邮箱、网格员、社情民意及12345平台等多渠道收集诉求,由部门、街道“接单”解决。
虎踞路54号清凉山庄建于上世纪90年代,小区只有两栋居民楼,因为“高龄服役”,楼下空地时常污水漫溢,居民出行“绕道走”。接到群众反映后,鼓楼区“为民办实事”工作组第一时间“派单”给属地华侨路街道。
后者当即派遣两台疏通车抽净污水,同时发现公共水管老化开裂。街道启用专项经费,组织人员清掏窨井和污水池,并更换管道,两天后完成施工。“20多年的小区还能一点点变新,我就住这儿不走了!”居民老李饭后在小区散步时笑着说。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巡视组和鼓楼区“为民办实事”工作组既开门“坐诊”,又上门“巡诊”,走遍全区13个街道,把板凳坐热,把心声聊透,收集整理311件群众诉求。
5月8日,巡视组在宝塔桥街道调研期间,得知象山和园小区外墙保温层存在脱落风险,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查看。宝塔桥街道及时组织施工队伍进场,对脱落风险较大、能够当场处理的部分予以铲除,完成外墙消险。
困扰群众的“关键小事”,就是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鼓楼区采用“销号制”建立诉求解决推进闭环,逐一建立台账、明确时限、对账销号,确保件件有回应。目前,巡视组两批次交转的95件群众诉求已处理解决45件,其余均在抓紧推进。
刨根问底,推动“长久立”
“目前我们已排查出15个‘无主公厕’,对没有单位认领且群众需要的公厕,将提升保洁标准,提高保洁频次和公厕日常维护水平。”鼓楼区城管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为何突然对全区“无主公厕”予以重点关注?这源于巡视组反馈的江海大院566号公厕卫生质量差问题。由于江海集团改制,这处20平方米的小公厕无人认领,125户居民的如厕需求集中在此,雨天“滑唧唧”,夏天“臭烘烘”。
鼓楼区城管局“接单”后协调环卫公司接手保洁工作,参照三类公厕保洁标准,每天对该公厕保洁不少于3次,早晚高峰随污随清。该局还在全区梳理出42条“无主道路”,以背街小巷为主,采取“城管局补助一部分、街道承担一部分”的经费模式,聘请环卫公司抽调专人和装备进行日常托管保洁。
既快速解决一件事,更着力解决一类事。在为民办实事推进过程中,鼓楼区坚持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在全区层面梳理类似诉求,研究共性原因,通过建章立制,从源头上堵塞“漏洞”。
已过“不惑之年”的校门口1号小区,近日重焕青春。50余幢居民楼前的充电车棚修葺一新,还配了“高科技”:头顶上方,每隔1.8米就有一处“小雨伞”——简易喷淋装置能在感知附近温度超过68℃时自动触发,喷出的自来水覆盖3米见方的区域,从而在火灾发生时尽可能延缓火势,为消防救援抢时间。
充电车棚,是老旧小区安全事故频发的“重灾区”。今年以来,鼓楼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在全区开展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检测,安装简易喷淋设备,将在本月底前为全区充电车棚装上“保护伞”。
只有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才能让基层群众直接受益、广泛受益、长期受益。鼓楼区认为,不但要奔着问题去,更要摆出问题想,深挖诉求和问题根源,不断提升对症下药、拔除病根的能力。
鼓楼龙江片区南北狭长,5万多居民解决日常医疗需求依靠“一南一北”、相隔5公里的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看病拿药成了“取经路”。
巡视组向鼓楼区反馈这一群众诉求后,后者多想了一步——“许多慢性病患者缺乏用药指导和健康管理,片区真正要补齐的不是几家药房,而是承担起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的医疗服务点。”鼓楼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5月,该区向北依托阅江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新河二村126号建设三汊河家医工作室,向南依托江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拥军家医工作室内完善现有功能,把看病取药点开到居民家门口。
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近日,汉中门大街—清江路路口节点改造工程正式完工,一场28天的“微创手术”使得道路变宽、车道变多,片区拥堵得以缓解。
由于该路口紧邻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每到上下学时段,接送学生的车辆汇聚,直行和右转车辆饱和,路口通行效率低。
小微堵点改造是今年鼓楼区民生实事重要内容之一。在巡视组的推动督促下,这一路口节点改造驶上“快车道”。缩减中分带、拓宽机动车道、路口渠化、优化车行道分配,施工方采取多项“微改造”,实现了施工速度快、施工工期短、对周围影响小,受到居民好评。
办好实事的关键,在于把好事办实。“不但要打赢‘攻坚战’,更要打赢‘持久战’,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果,检验为民办实事工作的开展成效。”鼓楼区主要负责人说。
军休五所21号院(闻涛公寓)的69户居民,今年起终于不用再“爬楼”。6部电梯建成使用,使得该院落实现了电梯全覆盖。
热热闹闹的增梯竣工仪式背后,是鼓楼区“为民办实事”工作组召集相关责任部门和街道开展多轮专题会议,加强联动协调,成功克服增梯进程的最大堵点——原电梯公司资金链断裂,找到新公司接手。
用时不到40天,工程完成加装调试,验收时一次性通过,居民使用后反馈良好: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黄志新闻讯搬回来了,孙红云出门不再想半天,80岁的徐郁凤笑得合不拢嘴:“我这下真是一口气到四楼了!”
群众“表情包”,就是民生工作“晴雨表”。在巡视推动办实事进程中,鼓楼区既关注居民“急难愁盼”,又重视企业发展堵点。药大制药有限公司在注册外资总部时存在核名冲突,中央门街道联合区工信局,通过核实、调解、全程代办等方式协调解决,完成注册;省天然气销售有限公司在建设川气东送工程中遇到安全设施审批手续问题,多个部门立刻开展专题会议拿出解决方案……
结合南京市开展的“鼓干劲 解难题 促发展”服务企业大走访行动,鼓楼区在5月份持续推进“服务企业·面对面”走访服务和为企业办实事共13次,解决企业诉求17件。
久久为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鼓楼区委区政府画出下一阶段工作“路线图”——总结巡视以来为民办实事推进工作,提炼经验做法,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清单化管理,抓出满意成效,切实把群众的“糟心事”变成“暖心事”,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董翔 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