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宜兴:深化“吹哨报到”工作机制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2023年06月19日 15:29 来源:无锡市委组织部推荐

  宜兴市大力践行“四敢”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引入“群众、企业、部门、城运”四项“哨声”,创新形成“五吹哨、五报到”工作机制,积极营造“敢为”氛围、优化“敢干”生态、激发“敢闯”劲头、汇聚“敢首创”活力。“吹哨报到”工作开展以来,基层问题发现、处置更加及时,专项行动推进更加有力。截至目前,围绕重大项目保障、营商环境优化、安全环保治理、民生服务改善等方面,已完成“吹哨报到”事件256件,实现了哨哨有回应、百分百满意办结。

  一、完善制度体系,夯实基础强化执行

  一是明确“吹哨”清单。为提高基层“吹哨”精准性,充分整合镇(街道)反馈的疑难问题,遵循普遍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原则,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分析研判,形成第一批“吹哨报到”事项清单,包含党的建设、重点工作、综合执法、应急处置等6个领域28项事项,合理分配部门权责,明确办理时限及文件依据,保障清单内事项迅速协同联动处理。同时注重案例的分析、总结和归纳,建立同类型案例样本库,提高后续类似问题的解决速度。二是建立考评体系。围绕组织领导、办理过程规范程度及办结情况等,研究制定考核评分细则,细化考核内容、评分标准,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督考核,按月对“报到”部门进行考核并通报,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同时引入智能评估,事件办结率、满意率等由系统直接打分,促进考核程序网络化、信息化、公开化。三是健全制度规范。制定完善“吹哨报到”《操作口径》《分析研判工作暂行办法》《联动处置工作流程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提高“吹哨报到”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确保基层吹哨“不走调”、部门报到“不缺位”,真正解决基层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创新运行机制,整合力量扩大成效
  一是注重资源下沉。充分发挥镇(街道)在基层治理中“穿针引线”的关键作用,在向基层赋权赋能,推动派驻机构属地管理的基础上,赋予镇(街道)“吹哨权”,推动治理重心往基层下移、行政资源在基层汇聚、组织力量向基层下沉,统筹调动各方力量以最短时间和最强合力解决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基层治理中的“条块分割”问题。二是做好结合文章。将“吹哨报到”工作与网格化治理、“三服务三报到”等工作相结合,推动在职党员下沉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的作用,依托“精网微格”,全面整合村(社区)志愿者资源,打造以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为主的基层“吹哨”队伍,推动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传、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理。三是探索一体运行。推动“多网”融合,在数据互通的前提下,推动管理力量的进一步融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宜兴生态环境局等20多家部门派专人进驻城运中心,负责“哨件”签收处置、参与疑难工单的会商协调等,切实推动多部门协同配合,提升“吹哨报到”工作实效。

  三、突出数字赋能,智能集约一体联动
  一是构建三级联动体系。充分利用并整合当前信息化建设成果,融合对接市城运中心指挥平台与镇(街道)“1+4”一体化平台,构建三级联动体系,纵向到底贯穿市、镇(街道)、村(社区),横向到边联通市级机关单位,形成了条块协同、上下贯通、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二是实现流程闭环管理。开发“吹哨报到”事项流转处置系统,镇(街道)、村(社区)和市级部门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实名加入,及时报告反映问题、点对点回应诉求,形成了事件收集—分析研判—精准派单—签收处理—结果反馈—工作评价—事件办结的闭环工作法,实现全流程线上监管,确保“哨件”转办快速高效、部门积极履职尽责。三是拓宽多元参与渠道。进一步扩大“吹哨报到”工作参与主体,整合打通12345热线系统、基层“1+4”一体化平台和“政企通”系统等信息平台,畅通基层、企业、群众的诉求渠道,持续延伸基层治理与服务的覆盖角度。目前,市城运中心已汇集各类数据25亿条、日均数据交换量达325万条,通过数据比对分析,高效赋能“吹哨报到”体系,以数据赋能为基层长效治理夯实基础。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