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常熟:“链”上党建激发产业新动能

2023年06月02日 10:10 来源:新华日报

  5月16日,常熟举行产业链党建工作推进会,并同步启动“先锋行动月”,集中发布系列措施和服务举措,着力推动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赋能产业链突破攀升、助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发展胜势。

  特色产业链已成为常熟创新创业人才的富集地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常熟始终聚焦破解产业链发展难题,推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不断开创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加快构建党建强、企业兴、产业稳的新发展格局。

  因地制宜 探索党建模式

  “市级产业链综合党委、细分领域产业党委(产业链党建联盟)、企业党组织”的三级组织架构在推进会上正式亮相。这是常熟党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实践。从党建联盟到产业创新集群党委,再到完善的三级组织架构,常熟以更加紧密的联系、更加丰富的要素、更加多元的服务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对于党建“共同体”的建设,常熟早在2018年底就已“破题”,成立汽车产业党建联盟,后在2021年相继在装备制造产业、纺织服装行业成立党建联盟,从而实现了三大千亿级产业党建联盟全覆盖。彼时的党建联盟还较为单一,绝大多数成员单位只是企业。去年,在苏州提出建设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后,常熟先后在半导体核心设备及材料、氢能源、储能等主导产业细分领域成立产业创新集群党委。较之联盟的“形态”,集群党委不仅突出了创新型企业核心地位,还联合了市级职能部门、金融机构、相关板块、科研机构、高校等多元主体和各类要素,共同支撑产业发展。

  经过近两年探索实践,常熟党建赋能产业链发展逐渐释放出了“红利”,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有意愿加入。在一项常熟对企业的调研中可以发现,88%的企业表示有意愿与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企业进行交流;85%的企业希望周边有可以共享的产业链活动场所;90%以上的企业愿意成立党组织或群团组织,参与产业链党委各类活动的意愿较高。

  在此基础上,常熟乘势而上,专门成立市级产业链综合党委,由常熟分管工业经济的党员副市长担任党委书记,在高位协调统筹推动全市产业链、产业创新集群等领域的党建工作。在产业链综合党委之下,常熟力争通过2—3年时间,打造4个左右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链党建先行点、形成一批产业链党建创新点和特色点。

  如今,常熟已经成立品牌服装、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座舱、氟材料等4个产业链党委、3个产业创新集群党委以及4个产业党建联盟,覆盖780家企业、460个党组织、4432名党员。

  六项行动 组团服务企业

  当天的推进会,最为重磅的莫过于常熟市委组织部联合常熟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布党群、政务、金融、人才、科技、市场6项赋能行动计划,并推出本年度27个重点项目。

  翻看“聚力赋能”行动方案,江苏新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李越惊喜地发现,之前在部门“登门三问”中反映的,企业在新能源技术领域人才短缺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在人才赋能行动中提到,将更大力度支持企业引才用才,出台专项政策,帮助企业通过社会机构、全国知名线上招聘平台引进紧缺骨干型人才。同时还将上线“昆承英才‘马上办’”线上平台,持续跟进人才企业需求,提供专业化模块化服务。

  今年2月,常熟市委组织部联合多个职能部门,历时1个月完成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氟材料产业链上下游120多家企业走访调研,收集各类问题建议1000余个。在摸清企业需求后,常熟市委组织部以此作为产业链党建切入点,会同各部门研究制定了行动计划。各职能部门将按照一项目一队伍,下沉产业发展一线主动作为,让党建惠企由逐个服务转变为整链推动,由单一对接转变为组团赋能。

  产业链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已逐步完善,那如何激发组织的活力?经过前期多年的实践探索,常熟给出的答案是,以机制保障企业与多方的沟通交流。为此,常熟市委组织部建立产业链党建内联外畅机制,推动产业链党委发挥核心作用,整合嫁接各方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在链内联结方面,常熟构建“六联六促”机制,让成员单位之间实现组织联建、产业联通、创新联合、项目联引、金融联动、人才联育,从而实现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以市场化的方式向产业链集聚融合;在链外交流方面,常熟构建“双联双合”机制,各职能部门帮助产业链骨干企业与外省市职能部门、相关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建立合作共建关系,以“组织连心、企业联手”推动互动交流参访,争取优势项目,反哺地方产业链壮大。

  “我们坚持组织先行,为产业行稳致远压舱护航。”常熟市科技局局长顾晓丹说,作为科技赋能行动牵头单位,常熟市科技局结合产业链“聚力赋能”行动要求,成立专项小组,将紧紧围绕创新能力可视化、创新政策精准化、创新服务个性化和创新成果可量化的创新四化目标,助力产业发展持续强基提质。

  组织赋能 凝聚发展合力

  在推进会上,苏州市级机关部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一批单位与常熟产业链龙头企业结对共建签约,形成了党建“共同体”,聚焦产业链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密切的交流合作,让企业处理发展遇到的难题能够得心应手。

  其实,这样的愿景在常熟已经成为了现实。

  位于常熟新材料产业园内的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原材料,供货给园区内的下游企业,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的隔离层。今年2月,中昊化工的下游企业——科慕三爱富氟化物(常熟)有限公司提到,国际市场的PVDF价格波动很大,但国内市场相对稳定。得到这一消息的氟材料产业链党委副书记、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王祖揆立刻转述给企业高管,对当下的生产布局进行调整。“这种‘默契’得益于产业链党建联盟成立后,企业间的沟通更加紧密,发展的顾虑越来越少。”王祖揆在得知产业链党建联盟“转型”成为产业链党委后非常激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事往一处干,企业发展会越来越好!

  企业的需求,党建“共同体”都会有回应——

  苏州纳飞卫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在初创期时遇到资金短缺问题,常熟市政府引导基金——常创基金不仅投资企业200万元,还为其对接市场资源,支持做好下一轮融资;由常熟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成立的集萃金属所,航发团队在定向结晶叶片的开发和研制方面走在国家前列,填补了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波司登作为品牌服装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联动202家链上企业常态化开展市场对接,推动就近采购和深度合作……

  在党组织的联系下,常熟产业链实现上下游、产学研、大中小、供销服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而携手抵御风险,将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截至目前,常熟已累计成立43个项目攻关“行动支部”,亨通海洋、英华特、京创先进、艾科瑞思等企业在“卡脖子”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围绕重点企业定向招引配套产业、项目近百个。(韩 雷)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