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洁晴
这个春天,“四敢”强音如“号角”,响彻了古老的运河畔,激荡出令人振奋的回响。
在1月29日吴江区举行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枢纽节点吴江算力调度中心、苏州大学未来校区二期项目开工暨2023年吴江区新春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平望镇参与集中开工项目6个,总投资33.15亿元;2月8日,平望镇相关领导带队赴南通市如东县考察项目,深入对接洽谈;2月21日,平望镇党委书记赵伟带队走访调研部分工业企业改扩建项目,加快企业更新升级步伐,推动企业高质高效发展……“敢”字当头、“快”字为先、“干”字为要,平望人迅速行动起来,抢先跨出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吹响了“四敢”冲锋号。
迈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四敢”精神在平望产生了强烈共鸣,激励着平望各行各业各界人士以奋进之姿担当作为,在新征程上携手并进,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吴江新实践贡献“平望力量”。
“四敢”精神融入发展基因
“敢”的精神,始终如流淌不息的运河之水,融入平望的发展基因,似横亘经年的青石老街,铺叠出平望奋进争先的发展之路。
2022年,跻身“全国百强镇”第89位;加速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企业154家、项目212个;深化经济发达镇改革,推出“数字街区”等新场景应用,创新设立全省首个“云综窗”,完成区级首个镇级审批“拿地即开工”项目;“平望·四河汇集”建设成果显著,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创成国家4A级景区,获评首批苏州市古镇……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既展示出平望发展动能向强而聚、改革创新向高而攀、城乡面貌向质而行、营商环境向优而进的不俗实力,也印证平望坚持以敢想敢为的精神,千方百计探索高质量发展创新之举,积攒起发展硬实力。
是回馈一年心血与汗水的“成绩单”,也是催人继续奋进前行的“号召令”。深受鼓舞的平望人更加坚信,迈上新的奋斗征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挑战,唯有坚定不移地以“四敢”精神激发担当作为,方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2月2日,平望镇聚焦“四敢”召开了“新春第一会”,发出自我“四问”——“敢为的精神振不振?”“敢闯的锐气足不足?”“敢干的决心大不大?”“敢首创的本领强不强?”,敦促全镇上下立刻行动起来,起而寻策、大胆突破。
“四敢”冲锋号已然吹响,击鼓催征的“动员令”也以破竹之势第一时间传递到了党员干部和企业家面前,再度升温全镇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
在平安村党委书记姚能看来,入选2022年度平望镇“农村六项工作”先进集体名单,归功于全村党员干部的敢做敢为。“新的一年,我们要再接再厉,继续发扬‘四敢’精神,推动农村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姚能坚定地说。
党员干部摩拳擦掌,企业家同样深受鼓舞。“‘企业敢干’这四个字铿锵有力,指明了我们大力发展的方向,坚定了我们坚守主业的信心,增强了我们坚持创新的勇气。”吴江区人大代表、平望镇总商会会长、吴江市兰天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玉平说,该企业将深耕细作,持续锚定“专精特新”领域,把更多精力放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上,不断打造“升级版”企业,在平望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勇作贡献。
以“四敢”担当汇聚创新之力
“四敢”精神的种子已然在每一个平望人的心底落地生根,悄然滋长。平望想方设法焕发这股精神,激发担当作为,汇聚起创新创业创造的磅礴力量。
以组织保障提振“干部敢为”精气神。近日,平望镇纪委、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会上提出,要在营造“干部敢为”的氛围上出真章,在推动“干部敢为”的实效上强监督,在保障“干部敢为”的落实上有担当,激发干部“四敢”担当,以敢为善为、奋发有为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以突破创新锻造“地方敢闯”硬实力。“没想到开办企业竟然这么便利。”2月16日,在平望镇行政审批局办事大厅内,新注册企业苏州博诚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邓超在市场准入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微信“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直接下载领取了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企业开办服务更加智能、便捷,得益于平望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打响“平易办”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助力打造“最舒心”营商环境。
以推动产业升级营造“企业敢干”好氛围。机器设备有序运转、忙碌的身影往来穿梭……2月中旬,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呈现出一派抢抓进度、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为新一年发展开足马力。盛虹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唐金奎介绍,今年,公司计划聚焦强化产业集群优势和纤维新材料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纺织产业集群,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让企业高质量发展更上一层楼。
以深化“根系工程”激发“群众敢首创”创新力。依托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势,平望深化“根系工程”,在全镇党员中心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乡贤等自治力量中,遴选出“海棠先锋”315名,加快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四敢”引领发展再出发
在平望,“四敢”精神之所以一呼百应,成为引起共鸣的最强音,掀起奋力干事的热潮,正是因为其顺应着平望人对高质量发展的期待和追求,传递出平望在新征程中勇毅前行的信心和决心。平望以“四敢”精神引领再出发,将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具象为一张张重点工作思维导图,在运河之畔勾画一幅欣欣向荣的发展新画卷。
在经济发展上敢于突破的平望,以“智改数转”为切入口,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连日来,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都在加班加点地进行施工建设,建筑主体已具雏形。吴江区政协委员、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庆介绍,这里正在打造风电拉挤板生产智能改造项目,预计6月底实现基建完工。“产线满载安装可年产风电拉挤碳纤维板1500万米,达产后可新增产值15亿元。”王晓庆说。
以“智改数转”驱动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企业未来的生产力增长点,也是平望推动产业更新的发力点。“今年,我们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上进行调整优化,集中精力推动‘智改数转’,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让真正符合我们地方发展的企业能走得更快、走得更稳。”平望镇副镇长张一峰表示。正是在政企携手奋进之下,今年1月,平望镇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税比达90%,实现2023年度财政收入“开门红”。
平望在文化保护上敢于坚持,以文化“软实力”赋能城镇“硬支撑”。吴江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东入口处,平望新八景之一“殊胜叠泉”已开工建设,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将用好历史文化资源,打造运河边的又一标志性景观节点。“眼下,平望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深入挖掘运河文化,赋能城镇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平望镇建设局局长王震表示,接下来还将聚焦“平望?四河汇集”打造,做好京杭大集二期、运河?时间里、春风柳岸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工作,实现片区更新联动。
当前,苏州市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索高水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标更高的发展要求,平望在乡村振兴上敢于创新,率先拿出一系列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举措,让“最美窗田”呈现更多“平望风景”。在群星村探索粮食生产“全程托管”综合服务新模式,实现“从一粒种子到一粒米”的农机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效能;制定本镇粮食种植经营主体积分制管理办法,给经营主体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及综合评价打分,提升粮食种植水平……
在运河之畔、“四河汇集”之地,“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正不断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一个愈发活力奔涌的平望大步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