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暨阳湖畔,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杨舍镇)铿锵奏响“四敢”强音。
日前,2021年度江苏省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出炉,张家港经开区名列第8位,较上年提升了4个位次,经济总量名列第5位,斩获历史最好成绩。
从全省119家经开区中脱颖而出,证明了张家港经开区雄厚实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张家港经开区奋勇向前的坚定信心。张家港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张志明说,对照“跻身国家一流经开区”的长远目标,经开区将用好“张家港精神”传家宝,拿出“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发扬“抢抓先机、快人一步”的争先之势,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交出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
“主阵地”亮出新追求
自1993年获批设立,到2008年与城关镇杨舍镇实行一体化管理、2011年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再到如今位列全省经开区“第一方阵”,经开区(杨舍镇)以“不到张家港市六分之一的土地”,贡献了全市三分之一左右的GDP,是张家港当之无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主力军”“主阵地”。
三十年风雨兼程,经开区(杨舍镇)始终扛起“张家港精神发源地”的使命担当,敢闯敢试、敢为善为,用饱满的精气神,拼来了杉金光电、天兵科技等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打造出沙洲湖科创园、留学生创业园等优质科创载体,构建起富有区域特色的“3+4”现代产业体系,摘得了一项项颇具“含金量”的省级、国家级荣誉。
正是靠着一个“敢”字,经开区(杨舍镇)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22年,区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95.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95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经济总量再攀新高。
区镇还引进科技招商项目290个、潜力类项目100个;获评市级以上领军人才68名,其中国家级人才4名、省双创人才5名;91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创历史新高;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市第一、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数占全市三分之一。
而立之年再出发!经开区(杨舍镇)又以一个崭新形象,屹立在大家面前。2月1日,区镇召开推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动员暨作风建设会议,鼓励广大党员干部振奋“四敢”精神,锚定全市“现代化建设先锋年”工作主题和“123”年度目标任务,以“起步奔跑、开局争先”的奋斗姿态,推进经开区现代化建设新实践。
张志明表示,绘好中国式现代化“新画卷”,经开区(杨舍镇)不仅将从“张家港精神”中领悟“四敢”的重要意义,更致力于把“四敢”落实到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中,迅速发力、持续发力、狠狠发力,一步一个脚印,建设更具韧性的现代经济体系、更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更具探索性的改革创新试点、更具引领性的文明典范窗口,把更高追求变成现实。
审时度势部署新动作
对经开区(杨舍镇)来说,明确了以什么样的状态开局,以什么样的劲头起跑,还要把准现阶段面临的形势任务,看清自身的问题不足,只有这样,前进的步子才能迈得又稳又准。
“在国家级综评不容乐观,高质量发展考核压力倍增的大背景下,跻身全国一流经开区任重道远;即便着眼当下,推进经开区现代化建设新实践,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张家港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志凯表示,区镇既坚持问题导向,又树立更高标准,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领域、重点工作的谋划部署上,拿出“敢”的胆气,保持“敢”的作风,用更加务实创新的举措,力争在今年这个特殊历史节点,开辟发展新境界、跃上发展新台阶。
经开区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只有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主线,深耕经济建设主业,各项指标才能更加优化,排名位次才能更进一步。除了抓好“项目建设”这个“火车头”,在“招大引强、聚链成群”上下功夫,经开区(杨舍镇)还抢抓“产业在沿江转型、创新在城区集聚”的发展机遇,实施科创企业“攀峰计划”,释放改革红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长。
地处主城区的经开区(杨舍镇),人口密度大、市场主体多,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样要付出更多心思与精力。紧盯文明创建“大考”,区镇制定争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八大工程”,从基础设施保障、城乡环境优化、文明实践提升、网络文明促进等方面精准发力,外提颜值、内修气质,用精细化管理赢得群众口碑。
“一个地方发展得好不好,关键看干部精神状态好不好。”在张家港经开区党群工作局局长陈海文看来,张家港精神发源地的干部,更应保持“敢于争先”的自觉。区镇发布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八条措施,全力营造激励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锻造一支进取型、研究型、实操型、服务型干部队伍,更好带领群众成事立业。
思路清晰、部署周密,可以相信,一向敢拼敢闯的经开区(杨舍镇)人,必将乘势而上开新局。
勇毅前行争当引领示范
春节后刚开工不久,经开区(杨舍镇)便喜迎一个大项目的落地——盛虹控股集团与区镇签约,在此建设储能电池超级工厂和新能源电池研究院,项目总投资306亿元,创下了张家港有史以来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记录。“从接洽到签约,仅用3个多月。”展望未来,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汉根信心满满:张家港是创新创业的沃土,项目落在这里,定会产生“1+1大于2”的化学反应。
当港城上下都在为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区”争作贡献时,经开区(杨舍镇)更是拿出“主阵地”“主力军”的担当,振奋“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沿着规划好的“路线图”,加快高质量发展、实施精细化管理,全力以赴争当引领示范。
紧盯大项目、大企业,经开区(杨舍镇)今年排定22项重点招商活动。其中,境内与重点城市开展招商资源再配置和嵌入互补合作,境外高频度赴日韩、欧美国家或地区,以招商小分队的形式主动出击、敲门招商,“面对面”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全年力争引进超100亿元项目1个以上,超亿美元或10亿元项目2个以上。
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首创必成”,经开区(杨舍镇)更是凝聚起推动创建的强大合力。2月18日,区镇召开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推进会,明确重点攻坚硬件完善、市容管理、城乡环境、素养提升等突出问题。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鉴于辖区建筑工地多,管理挑战大,巡查涉及渣土运输的工地及主要道路时,执法五中队执法队员、网格长钱航除了严格执法,更重普法,“双向发力”让工作更精细。
经开区(杨舍镇)还努力兑现“对有利于老百姓的事,多做‘加法和乘法’;对老百姓身边的‘急难愁盼’,多做‘减法和除法’”的“民生承诺”。不久前,在区镇举行的“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上,春节前丢了工作的山东人胡永曾闻讯赶来。经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就业、推荐岗位,再通过面试等环节,胡永曾被富瑞新能源录取,成了一名操作工。“工作定了,心就定了。”
三十而立再出发,勇毅前行谋新篇。在“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生动实践中,昔日创造辉煌成就的经开区(杨舍镇),一定也能在新征程上闯出一片新天地。(新华日报记者 徐瑞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