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浦口经济开发区党群服务中心人来人往。从1992年在长江北岸起步,到2009年转战桥林“二次创业”,再到如今崛起集成电路产业集群,30年砥砺前行,党建引领始终是园区踔厉奋发、跨越追赶的“核心密码”。
近年来,浦口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把方向、建机制、抓考核、强保障的总体思路,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将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系统推进向心、堡垒、发展、先锋、利剑“五大工程”,为建设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园区发展的‘根’和‘魂’。”浦口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红色引擎”,锚定浦口区委、区政府“一三五六”总体布局,紧扣“全域综合改革突破年”主题主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奋力推动各项工作稳中有进。
学深做实,激发“红色基因”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千里之外的长江之滨,浦口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组织党员干部收听收看盛会直播,回顾新时代十年的非凡成就,振奋现代化建设的昂扬斗志,激励园区广大干部群众以伟大建党精神指引新的“赶考之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近年来,浦口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的“第一议题”、贯彻的“第一遵循”、落实的“第一任务”,坚决扛起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引导广大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开发区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总目标,以上率下学、结合实际学、创新方式学,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深学细悟中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次学习就是一次思想教育。今年,浦口经济开发区强力推动“向心工程”,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相关文件书籍精神,累计开展学习14次,约630人次参与,学习篇目共计90余篇。各基层党组织严格履行“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内活动,与时俱进,吸引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其中,提升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意识形态到思想宣传,浦口经济开发区始终围绕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创新的总要求,建章立制、整合资源,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落细。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党员干部的“红色基因”不断被激发。
直面疫情,开发区设立党员干部先锋行动组,109名党员组成6支突击队,56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志愿服务队,赶赴高速卡口、核酸检测点、隔离点等抗疫一线岗位,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红色先锋”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听取民生关切,收集企业诉求,用心用情化解“急难愁盼”,把党的关怀送进千家万户,用创新举措服务企业发展。
在抗洪抢险的危急时刻,在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现场,在经济发展的紧要关头,出生于不同年代、成长于不同环境、来自于不同领域的广大党员,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自身“辛苦指数”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外引内联,构建“红色矩阵”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
在浦口经济开发区党群服务中心,一个个老场景生动再现,串联起园区30年奋斗历程,视频里,老员工们的动情讲述,折射出敢为人先的“浦口精神”。这里不仅承载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也通过VR体验、沉浸式大屏等现代技术,丰富了新时代党群服务的内涵。正式开放两年多来,党群服务中心累计承接活动278场,接待人数超3725人次,还被评为市级党员教育实景课堂。
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浦口经济开发区积极探索构建“党建+”工作模式,向外链接经济发展和政务服务资源。浦口区行政审批局在这里设立了分中心,企业各类证照申请、手续办理不出园区就能一站式解决。浦口区市场监管局的“质量小站”入驻开发区智慧谷,小站承接市场监管部门47项咨询、培训、业务办理等服务事项,以及区工信局、发改委、交通局、科技局、卫健委、文旅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15项培训、申报、登记服务。
既有有形的服务空间,也有无形的资源联盟。从2018年起,浦口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就与属地桥林街道、园区企业协同打造“区域党建联合体”,以“网格+企格”管理方式,在为企服务、项目管理、治安稳定等方面深度合作。所有成员单位形成议事平台,有问题及时协调、有意见沟通解释,信息畅通了,服务到位了,矛盾减少了,更加亲清的政企关系,让园区营商环境再升级。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浦口经济开发区党工委持续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径,不断发展壮大党建指导员队伍,通过“手把手”指导、“面对面”服务,将党建触角延伸至每家企业。目前,园区已成立9个国有企业党组织和27个非公企业党组织,1020余名党员全部纳入管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质效明显提升。
从2002年成立党支部,到2020年升格为党委,浦口经济开发区企业久吾高科不断丰富“党建+创新”内涵,党员队伍从10多名发展到100余名。这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近5年不仅产值翻番,还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戎宏斌等先进典型。
今年,浦口经济开发区以党建特色品牌打造为统揽,持续加强党支部“标准+规范”建设,强化基层组织星级建设和梯度管理。园区还创新形成“双及时双同行”党建工作法,及时了解新入园区企业党员情况,党建工作与项目推进同步进行,及时了解企业诉求,管家式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多措并举提升“两个覆盖”质效。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浦口经济开发区,一个个基层组织和党建联盟,共同构成牢不可破的“红色矩阵”,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的形象深入人心,党的力量可感可知。
聚智汇力,澎湃“红色动能”
党建是第一责任,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全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浦口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坚持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谋划、互促进,强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短短数年时间,园区已集聚规上企业270余家,集成电路已成为浦口经济开发区最具特色的地标产业,并形成从芯片设计到晶圆制造、从封装测试到基础配套的完整闭环。为满足集成电路企业党组织对“建强链、补长链、共发展”的需求,园区党工委积极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党建联盟,坚持“党工委搭台,各企业站台”的理念,采取企业吹哨、联盟应答、部门报到方式,加强政企对接,限时帮办服务,为成员单位发展纾困解难。
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浦口经济开发区坚持推动“双向培优”工作,把企业的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育成骨干成员,将发展党员重点向“革新能手”“技术标兵”“研发专家”等人才倾斜。今年以来共发展非公党员16名,其中管理层6人、技术骨干4人、一线员工6人。
企业的难点堵点,就是园区党建工作的重点焦点。浦口经济开发区组建以班子成员挂帅、153名党员干部参与的“服务经理”工作团队,园区班子每人服务4家企业,其他干部每人服务1—2家企业。“服务经理”团队多措并举优服务,全面发力促发展,已累计走访服务企业400余家,收集问题531个,已解决439个,其中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217个,剩余问题正有序推进。
党建“红色动能”,正在转化为发展的澎湃动力。今年以来,浦口经济开发区加强运行调度,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培育力度,顶住了“三重压力”,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主要指标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韧劲。
开发区建立健全招商项目联审工作制度及专家评审制度,成立招商项目联审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评审小组,进一步把牢项目引进关。招商战线坚持“云招商”与“走出去”相结合,聚焦京、沪、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同时,园区精准落实专班服务,发挥一项目一分解、一项目一专人、一日一推进等工作机制,主动靠前服务,多角度、动态化掌握问题卡点,及时跟踪解决。截至目前,浦口经济开发区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2个,签约项目投资总额共计572.38亿元;10个省市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截至9月底,当年投资已完成全年任务的92.7%。
浦口经济开发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不断丰富“五大工程”内涵,以奋斗的姿态勇毅前行,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单晓宁 钟艺 吴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