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常州天宁:“三没村”华丽转身为“明星村”

2021年02月04日 15:10 来源:常州龙城先锋

  腊月的清晨,寒意重重。天宁经济开发区武城村的干部们却早早忙开了:村党总支书记江小明骑着电动车转村第一书记谢梦电话不停,作为带货书记,正反复对接销售村里的农副产品;村干部陶小金正在对接着五丈河的商标注册事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两年来,没资金没资源没环境的武城村却逆风翻盘,新增村级固定资产1080万元,村级年经营性收入达200万元,完成了由内而外的全面提升和改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一、“变”的心态催出乡村振兴动力之“源” 

  武城村下属12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5063人,曾是一个在苏南乡村朋友圈里没有太多存在感的村子。

  上世纪90年代 ,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主要特征的苏南模式闻名全国,与周边比比皆是的亿元村相比,直到90年代末,武城村才成为亿元村,而它此前还一直顶着县级贫困的帽子。76岁的牟挺元还记得武城村摘帽的欣喜:要致富,得有路。犄角旮旯里的武城村,起步慢,已经不容易了!

  从地图上看,武城村的出路只有一条大明路。然而,沪蓉高速斜插而过,狭窄的高速涵洞,犹如一道门,又将武城村进了犄角旮旯。年轻人走了,有能耐的人走了,农户空巢现象普遍,紧随而来的就是农村空心、农业空壳问题凸显。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策动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快马加鞭之势,常州也涌现了一批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特色乡村,眼看着一个个邻居都富裕起来了,在强烈的落差中,武城村民感到必须要积极抓住机遇,干群一心想变,乡村就有了蓄势待发的基础。

  二、“变”的胆气显出乡村振兴担当之“力”

  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必须要打的硬仗。干,就要敢啃硬骨头,必须向角角落落的大棚房、违建、河道污染等问题开刀。半年内,武城村整治了乱堆乱放、乱倒乱排、乱贴乱画等一批环境卫生问题,清理和拆除60多处违章建筑,绿化荒地30余亩;两年多时间整改大棚,逐渐收回出租的农田,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硬件设施逐步改善,洁净的沥青路延伸到家门前,房前屋后红花绿树环绕。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武城村村委班子敢于无中生有,跳出本地的自然束缚,用全新的思维谋划乡村经济发展,让生态农业起来,乡村产业起来。

  武城村并不是农业大村,但他们从村民手中流转了800亩农田进行复耕和改善土壤,种植武香粳南粳46”。稻子还没有开镰,订单就收到了上万斤。村里有两块水塘,原本只是种植荷花观赏,江小明发现苏州的鸡头米的种植利润空间大,拿出一块6亩大水塘进行试种,结果收获1200鸡头米,成了村民们增富的新门道。利用零散角落地块种植芝麻和红薯,制成了芝麻油和红薯粉丝,也都是热销货,每天生产的600斤粉丝一上架就一抢而空。

  乡村发展有了产业还不足够,想要产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还要打造独特的产业IP”,江小明说,他们挖掘村史乡志,以村里的五丈河为名,打造农副产品品牌。我们在2个月内突击建立了农副产品加工中心,统一加工流程,统一包装销售,不仅让我们的五丈河系列农副产品有了标准化,还吸引了周边不少农户前来加工,两个月的毛收入就达到45

  三、懂“变”的干部, 带出乡村振兴加速之“势”

  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从地里刨食地里刨金的嬗变,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之前的武城村干部队伍薄弱,年轻人少,人才断层严重。哪怕走遍天下、三顾茅庐,也要把领头羊’‘回来!天宁区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曹志伟说。2018年,长期在外开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江小明,在上级党组织的鼓励下,怀着一腔热情回到了武城村,接过了书记的位置。

  有了领头人还不够,村干部队伍作为一个整体,必须全面提升。2019年起,常州市全面推进村干部专职化管理,所有村两委干部实施三岗十八级薪酬体制改革,人员选拔、教育培训、考核标准全面规范,天宁区更是通过政策叠加,推出了着眼培育村(社区)后备干部的十百千朝阳计划。待遇的提升、组织的关注,大大提升了农村工作岗位的吸引力,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武城村先后引进了5名年轻人,都具备社会工作、农业专业背景,年纪轻、点子多成了他们最显眼的身份标签。

  四、巧“变”的机制,结出乡村振兴累累之“果”

  美丽乡村建设是场持久战,靠什么打赢?必须靠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发挥,必须靠党员骨干的带头示范!这既是武城村近年来发展实践的深刻心得,也是武城村全体干部群众的一致共识。新上的农业项目,普通农户有顾虑的,党员先试;新安装的垃圾亭、新载下的公共苗木无人照看,党员分片责任承包;村庄治安维护、环境整治,最苦最累的节点交给支部包干……

  3年来,党建+”在武城村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党建+团建党建+宣传党建+平安乡村党建+美丽庭院”……武城村党总支以乡韵武城党建品牌为引领,打造了武城村初心体验馆,和东青学校党支部共联共建,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农耕体验活动,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田野,体验农耕,留住美好乡愁。严治家,敬长辈;知荣耻,晨健体;忌逞强、睦邻里;讲勤俭,不浪费……”村民们用家风家训上墙的方式,传承家风。

  2019年,武城村建造了占地3800平方米的武城村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有广场舞池,还有文化长廊、标准篮球场健身广场,楼里书画室、棋牌室、图书室等各个特色的功能室和活动中心也都配齐;夜幕降临后,老人在广场上散步跳舞,年轻人在运动场上龙争虎斗,儿童在父母身边打闹嬉戏,武城村一扫过去空心旧貌,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出美丽乡村的新篇章。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