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 建 > 动态

江苏师范大学:发挥社科研究优势 推进主题教育增质增效

2019年11月25日 09:58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

  日前,江苏师范大学召开社科理论工作者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该校二十余位长期从事社科研究的相关学者就全会精神展开热烈讨论。这是该校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把主题教育同四中全会精神相结合的大讨论、大部署。“作为高校,我们要抓好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研究和宣讲工作,使大会精神真正入脑入心。”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华桂宏说。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江苏师范大学第一时间学习大会精神,第一时间开展学术讨论,第一时间部署理论宣讲工作,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等方式,及时准确地将全会精神宣讲到位,实现了理论宣讲全覆盖。

  学术大讨论 思想大融合

  如何针对性地研究阐释四中全会精神重大项目选题、思政课程如何贯彻全会精神、如何把国家治理体系与学校治理准确结合……座谈会上,江苏师范大学社科专家学者们在阐述观点的同时,几度掀起讨论高潮。

  教师教育学院魏本亚教授参与讨论的议题是如何实现师范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议题。他认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实现师范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师范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的使命。而实现师范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高校在师范教育理念现代化、师范教育课程建设现代化、师范教育教学现代化等方面持续发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石海兵教授认为,在实现师范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还应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着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与更好”。“作为思政课教师,需要在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把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着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怎样更好。”石海兵教授表示。

  思想育人,成文化人。该校长期从事道德家风文化研究的陈延斌教授认为,全会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了具体要求。这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用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滋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国民,从而激发全民族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创造活力。

  其他专家学者不同程度表达了各自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明确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等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更加坚定了制度自信,指明了前进方向,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认识升华到一个新高度、新视野、新水平。

  理论促实际,行动变指南

  在主题教育进入关键期,江苏师范大学召开此次座谈会,不仅是为了凝聚共识,更深层次的贯彻行动正在有序讨论、展开。

  汇聚学校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的专家学者,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的教师,该校组建成立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校党委宣讲团。宣讲团设基层单位党委(党总支)专场、机关党委专场、离退休教工专场、统战系统专场和共青团专场共5个部分组成,实现基层党组织宣讲全覆盖,开展了卓富成效的理论宣讲活动。

  “聆听了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理论宣讲,很受启发。作为教师党员,我们会从宣讲中汲取理论营养,跟学生讲,与学生享,积极融入到学生课程思政过程中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印少云说。

  “聆听宣讲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我们党的优势所在,更加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四学生党员宋子墨说。

  不仅如此,该校党委宣讲团还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及工矿企业,为多家社企单位提供理论宣讲。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们还自发组建了研究生宣讲团,在校内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理论宣讲活动。

  “高校是一块思想理论的智库,如何在服务自身的同时,积极对外开展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宣讲,这体现出了我们作为高校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的责任担当。”徐州市委宣讲团成员、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孟召学表示。

  据了解,首期宣讲为期1个月,共计宣讲30场。下一步,江苏师范大学还将进一步增加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理论研究力度,开展富有成效的理论学术研究。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