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安紧跟新媒体融合发展新态势,将短视频作为党员教育制片创作重点,精心制作推出了一批多样化、个性化的短视频作品,有效破解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题,将新媒体“流量”转化为党员教育“质量”。
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增强短视频感染力。牢牢把握“电教片姓党”这个根本属性,聚焦组织、干部、人才等党建重点任务,选好关键人物,讲好身边故事。组织“远教帮帮团”成员结合调研走访,深挖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的“好案例”“好故事”,动态建立选材资源库和选题登记表“一库一表”。着眼小切口、聚焦小故事,突出“红”色调,借鉴网络流行风格,先后摄制推出《韶华》等4部身边榜样专辑,制播《打分》等人物类短视频32个。围绕组织部门主责主业、党建工作品牌亮点,塑造“海小轩”IP角色,由组工干部自编自导、自演自制《海小轩讲党务》系列短视频,通过“趣味短剧+知识科普”的形式让党员愿听爱学,持续放大“海安先锋”党建品牌宣传效应。
让“微系列”引领“风向标”,扩大短视频影响力。通过自下而上自主申报与自上而下组织指定相结合的方式,比选论证确定短视频系列主题,项目化联动推进内容生产。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灵活运用“基层认领+联合制片”“技术外包+协同制片”“自主策划+独立制片”等方式,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志愿服务等主题进行“短、精、快”系列创作。今年以来,利用短视频高效性、精简化、易传播等优势,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先后邀请6名村书记代言土特产,创作6集《书记带货》短视频,化影响力为生产力,助力农特产品“触网生金”。邀请远教讲师团、党课名师等开展专题宣讲,推出《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微系列教学课件,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让“正能量”汇聚“大流量”,提升短视频传播力。打破制播“体内循环”“关门主义”,通过渠道交互、多元传播、多层运用,加强优秀作品的成果转化。将短视频作为党员日常学用“活教材”,借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课开讲啦”等契机,持续推动优质电教资源进党校、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利用“海安先锋”视频号、海安党建网、《党建之窗》电视专栏等平台展播推送,借助教育基地、商圈楼宇、远教广场、居民小区等处LED显示屏,构建开放式身边学堂,让党员群众随时学习、随地收看、随手转发,达到“宣传一个,影响一片”的效果。以跨区域深度联动放大破圈效应,《“我身边的好老师”张锋》《“医者仁心”谢群》等在南通党建融媒体推介展示,单集最高播放量破8万。
(苏海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