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围绕“教育、宣传、服务”三大功能定位,通过创新载体设置,不断深挖全区1.2万余名离退休党员干部“金夕富矿”,着力提高远教在服务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党员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以“金夕邻+”微阵地提升站点覆盖。综合区位特点、地域分布、服务对象等因素,推动远教站点向各级“金夕邻+”学用阵地拓展延伸。坚持“统筹规划、一站多能”,对现有的“夕阳红”党支部活动室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增配高清投影仪、电视机顶盒、音响等电教设备,实现阵地提档升级。下发基层党建“深根工程”文件,专项规定老党员工作室、江海银发先锋驿站、“银雁学院”等新建学用阵地“九个有”标准,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老干部工作机构左右协调、各镇(街道)密切配合的三方联动推进机制。
以“金夕名嘴”微宣讲提升工作影响。立足党员群众所思所想,从丰富课程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入手,精选一批老同志组成“金夕名嘴”开展政策宣传。紧扣党的创新理论、社会经济发展、岗位工作职责,组织老同志广泛开展“银发生辉·银龄行动”主题宣讲近百场次,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区镇村三级联动,选派一批综合素质好、政策理论水平高的老领导老干部老教师担任“远教专家顾问”,指导站点利用远教精品资源开展延伸教学,确保达到“学习一次,带动一片,影响全面”的效果。
以“金夕有为”微行动提升学用质效。开展“乐金夕·六个一”系列活动,引导老同志参加“金夕有为”志愿服务队,凝聚带动其他党员群众共同助力高质量发展。将各类惠农政策解读、农业技术培训等内容纳入站点年度播放计划,在学用示范基地开展“现场技术指导+远程辅导教学”,邀请志愿服务队的专家现场答疑1300余次。依托232个村(社区)远教站点,用好“江海艺术团”“金夕喇叭社”等志愿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先后惠及党员群众近万人次,推动党员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