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一组数据发布:我国已建成铁路公路隧道超5万公里,成为当今世界隧道数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在江苏,隧道工程建设同样引人注目,比如,苏州东隧道被誉为“中国城市高铁第一隧”,是我国当前建设标准最高、里程最长的时速350公里高铁城市隧道;南通“八龙”过江“第六龙”中的崇太长江隧道建成后,将首次实现高铁穿越长江不减速的壮举。
隧道建设是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受制于地形、技术等各方面影响,隧道工程施工难度大、要求高。“5万公里”,这个数字背后凸显创新引领和科技实力,经由打通“咽喉要道”,形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见证了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一条条隧道,跨江河、越湖海、穿峡谷、连群山,纵横之间,不仅有“一日看尽江南景”的诗意,也有“京广一线穿南北”的壮阔,更有“通山达海越五岭”的豪迈,串联起奋进的中国、向上的中国、流动的中国。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作为经济的脉络,不仅连通山川大地,更带来发展机遇。以江苏为例,沪宁沿江高铁的开通,大大加强苏南强县与国内中心城市的联系;沪苏通铁路勾连起苏南与苏北,给苏中、苏北地区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宁淮铁路、徐宿淮盐高铁、连淮扬镇铁路互联成网,可实现苏北各设区市至省会南京1.5小时通达。铁路大通道的贯通,加速了人才与生产要素的大流动,加快推进城市间合力发展的大布局,助推一个个都市圈、经济带日益繁荣。
交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生活。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0.14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114.7万人次,同比增长28.5%。“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3.58亿人次,消费活跃度和旅游出行距离创下历史新高。列车往来如梭,“跑”出了最美的人间烟火气,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圈”“旅行圈”。乘飞机、坐高铁、自驾游……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和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与交通项目建设的里程数字相比,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涌动,更体现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要不断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切实把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让城与城的连通更紧密、人与物的流通更顺畅、产业发展与资金的融通更便捷,让“大通道”持续释放“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