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展思路,建宜居渔村,让村民生活更有“甜味”
韩口村是传统渔村,临港而建,村民居住区多为自建瓦房,面积在80-90平方米不等,地基高低不一、房屋布局混乱,年久失修的小型老式瓦房已无法满足村民现代化居住需求,加之韩口港淤积严重,周边服务配套不足,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坚持问题导向,筑牢基层堡垒。面对发展瓶颈,韩口村紧扣基层党建“堡垒工程”,打破传统渔村“以鱼为渔”“临海随居”的传统发展模式,将改善人居环境、拓宽致富道路作为发展的“重头戏”,一盘棋谋划、一张图布局,精准制定“一体两翼”发展模式,一条心服务、一股劲推进,全心全意将传统渔村建设为宜居、宜商、宜娱的现代化渔村,让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坚定初心使命,发挥先锋作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村庄转型中,韩口村将党员安排到网格,在“格”内到户宣传政策、收集意见,制定任务清单、建立“一日一报”制度,对走访宣传过程中了解掌握到的村民意愿、诉求及时汇报,形成工作“闭环”。通过“一网一会一清单”,打破党员“理论学习多、实践参与少”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动员党员践服务初心、担发展使命,凝聚起党员干部“全村一盘棋、合力谋发展”的思想共识。
坚守为民情怀,共融发展大局。面对“大刀阔斧”的“改革”,村民却并不“买账”:一方面有对故居的依恋,一方面有对统一规划居住的抵触。为此,韩口村党总支始终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贯穿于农房改善工作各环节,在渔村规划、房型设计、医疗保障等涉及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均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上门走访等形式征求意见,将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交给村民,鼓励村民融入发展大局,在共商共建中彰显价值感、获得感。
转产业类型,建宜商渔村,让村民生活更有“盼头”
韩口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将富民增收作为发展的着力点,做强“渔”字产业链,打造现代化海港,成就村民家门口的“致富路”。
生产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传统渔村,韩口村村民一直保留“缝网、修船、捕鱼”的传统渔耕生活,“收入靠运气”的成分依然存在,尤其在休渔期,产业模式单一、增收渠道匮乏的短板更为凸显。韩口村党总支坚持“授人以渔”的理念,打造网红打卡区,邀请网红现身说法,传授带货经验。新设渔俗体验区、海上观光线等,引导村民开设渔家民宿、渔家乐等特色产业,做精做细“渔”字号产业链,拓宽村民致富渠道。
产业链条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转变。韩口港虽为国家二级海港,但年久失修、海港内淤泥堆积严重,渔船停泊混乱、进港容易出港难,加之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港口发展“低端化”、资源优势“空心化”。村党总支坚持产业升级,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对将渔港进行改造升级,完成清淤工程,新建80米宽港闸,优化沿岸布局,着力将韩口渔港建设成具备渔船停泊、锚泊避风、生活物资补给、海产品装卸、交易、加工与流通、渔船修造等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渔港,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给更多村民创业就业提供渠道。
产业类别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立足资源优势,打破“渔业捕捞”单一化生产模式,党总支牵头打造水产养殖、紫菜育苗、电商带货等平台,打造村民创业平台。提档升级老农贸市场,新建风情文化商业街,推进冷链基地建设,着力发展海产品深加工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发展海上观光游、渔俗体验等文化旅游产业,增加村民致富路径,逐步推进单一化“渔”产业走向多元化融合产业。
转乡风民俗,建和谐渔村,让村民生活更有“趣味”
厚植渔家文化底蕴。深耕美丽家园建设,升级改造的同时,避免千篇一律的楼房布局,保留船厂部分遗址和渔村结网、捕鱼、垂钓等场所,打造渔俗文化馆、渔俗体验区等彰显渔家传统生活的区域,举办海洋文化伏休节活动,进一步凸显“渔”家传统文化氛围,让村民在高质发展中品味“缝网、修船、捕鱼”的渔家传统,不断绘好“渔”村图、留住“渔”乡愁。
劲吹移风易俗新风。立足村民红白事奢华攀比之风日盛的实际,韩口村一方面大力弘扬孝老爱亲、厚养薄葬的孝善理念,一方面倡导“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动员村退休教师等成立红白理事会,协助村民规范用度标准,新建韩口永安公墓、悼念堂等,软件硬件“双管齐下”狠刹攀比之风,重塑淳朴民风,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乡村振兴,文化是基础。在拓宽村民致富渠道的同时,韩口村坚持榜样引领、道德润化,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先后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举办乡贤现身说法、道德讲堂等主题讲座,组织村民代表、退休教师等共同制定《韩口村村规民约》,合力建设和谐乡村。
转服务方式,建善治渔村,让村民生活更有“温度”
深化规范化管理。坚持“服务面积最大化”,韩口村按要求打造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功能室,为村民提供服务、活动场所。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代办及告知事项,第一时间跟进解决村民所需所求。严格执行“一委三会”村级议事流程,大小事务会上议,议程结果全公开,让村民主动参与村级管理,有更多话语权、主动权。
深化服务品牌建设。坚持“服务质量最优化”,针对渔民出海周期长,子女“留守”在村的实际,打造爱心驿站党建服务品牌,与九里中心小学合作,以党员教师组织、党员志愿者配合的方式,定期开展绘画、课业辅导、书法等系统课程,丰富渔家孩子的课业生活。针对渔船安全管理,打造海燕工作室,引进北斗GPS定位巡航系统,实时定位渔船行踪,定期开展船员安全培训班,为渔民出海保驾护航。
深化网格治理新模式。坚持“服务效率最高化”,立足网格化党建,韩口村党总支在原有党支部的基础上,设置网格党小组,每个党小组负责一块网格“区域”,明确代办事项,按照事事到人的原则集中解决村民生产生活难题。截至目前,共解决村庄环境类问题50余件、纠纷矛盾类问题20余件。韩口村在小网格内融入大管理,变被动解决问题为主动发现问题,不断推进便民服务走向高效化、贴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