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围绕“西部新城高新园 孝德福地邹区镇”建设愿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是搬迁帮扶“耐心+热心”。第一时间在周家大村拆迁村组成立临时党总支,下设4个临时党支部,100余名党员带头走进群众家中,心贴心唠家常,面对面讲政策、算细账,用心用情解决实际难题,创造了十年停滞再启动、仅用15天完成191户全部签约的“邹区速度”。期间,工作组党员主动为腾房和在外租住有困难的村民周老伯提供腾空搬家暖心服务,并帮助落实好后续养老院过渡事宜,让群众生活无忧。
组建党员搬迁服务队,助力有困难的村民搬迁
二是畅通代办“细心+精心”。针对“殷杏泰”片区村民前往镇区办理业务费时费力问题,整合镇村两级资源,在殷村村、杏塘村、泰村村3村试点推行“畅通办”专员服务,下沉办理“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独生子女奖励金申领”等30项应进事项及“居民医保”等5项选进事项,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好事、办成事。同时,创新“党建+政务服务”模式,将支部建在服务窗口,组建“红色代办”队伍,开设“红色代办”专窗,线上线下双渠道深化“群企动嘴、帮办跑腿”,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开设“红色代办”专窗,服务群众零距离
三是沟通协调“尽心+真心”。创新性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居民学法》口袋读本、开设“邹周普法”线上专栏、打造“公益普法直通车”、举办“网格法学堂”等,让法律更接地气、贴近群众。期间,整合律师、法官、社区民警、人民调解员、村(社区)干部和“农村老娘舅”等资源,组成“情理法”调解队伍,采取“驻村律师+人民调解员+村干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组团服务模式,精准助力矛盾纠纷调解、社情民意收集、法律援助引导等。今年以来,共调解“土地纠纷”“合同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满意率达到100%。
打造“公益普法直通车”,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律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