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一次公共空间治理观摩会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洪庄镇沟南村党总支书记王俊道谈到公共空间治理成果时信心满满。果不其然,年末未至,沟南村便实现集体收入113.79万元,在全镇率先迈入集体收入百万元行列。
谈到沟南村近几年的经济增长,2018年到此挂职第一书记的刘洋感慨不已。要知道,几年前,沟南村还是“省定经济薄弱村”。
釜底抽薪,谋划村庄前景
2010年,48岁的王俊道被选为沟南村党总支书记。上任后,王俊道经常组织村干部对这些失败案例进行分析研判。
刘洋回忆说:“我刚来沟南挂职那会,到村里调研了解情况时经常听到村民提到一件事,那就是2011年建设丹丘希望小学的事,因为此事,村民对沟南村新任班子成员一下就改变了看法。”提到原先的沟南小学,上届村主任牛生明连连摇头:“老沟南小学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后来年久失修,教室实在老旧,家长意见很大。”
再穷不能穷教育!为了这个目标,王俊道四处打听,常常奔走在镇党委、市县教育局的路上,想方设法筹措建设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时候,祖籍连云港市的加拿大籍华人张婧媞女士正巧有意建两所希望小学。一番交流后,张婧媞被王俊道的诚心感染,决定出资40余万元在沟南村建造“丹丘希望小学”。与此同时,沟南村也积极组织募捐。利用这笔资金,村里重新选址建了校舍,并进行了绿化处理,后又建起了幼儿园,为村民提供了切实便利。
厚积薄发,调整种植模式
2016年,筹备多日的土地流转项目终于提上日程,王俊道和村两委人员提前做足了“功课”。一切准备就绪后,王俊道召集相关农户在村部开了一次土地流转动员大会。这次大会让所有参会人员印象深刻,发言一共用时只有短短的5分钟,5分钟后,参会的农户当场便在土地流转合同书上签了字。不到几天,所有的观望人员也纷纷进行签约,这在当地可谓创造了一个关于土地流转的“神话”。
对于这次成功流转土地,王俊道事后进行了一定总结。面对采访时,他表示自己是个粗人,不会说漂亮话,但有一点必须强调,那就是在集体发展上所涌现出来的属于群众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基础是信任、更是希望。
借力用力,丰富产业样式
土地流转成功后,沟南村以集体名义承租300亩地,用于小麦良种繁育种植,当年便为集体增收了26万元。其余均由种植大户栽植黄桃、葡萄、西瓜、玫瑰苗木等经济作物,全年带动农业用工100余人。至此,沟南村结合村实际把资源资产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借力用力,在短时间内,村办农机合作社、运输服务合作社、苗木培养种植合作社等组织便应运而生;村办农机大仓、烘干房、门面房出租等项目也相继开张。2018年10月29日,沟南村在全市率先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2019年,沟南村作为“一条好路子”先进典型,被市委组织部选入《堡垒工程“六个一”成效案例集》。2020年,投资3亿元的江苏牧原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在该村落户,该项目每年可直接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通过几年的努力,沟南村集体增收渠道不断完善和拓宽,连续3年平均增收超过20万元。
王俊道作为连任三届的老书记,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农村基层党建突出贡献奖、连云港市劳动模范、东海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沟南村也先后获得了市级信访工作“五无”村居、县文明村、县集体增收先进村、服务经济建设有功单位、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