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 采

王海东:焊花绘就绚丽人生

2021年03月09日 08:58 来源:泰州市高港区委组织部

    王海东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焊接工艺室主任,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用20多年的奋斗从一名普通农民工成长为一名专家级的焊接高技能人才他秉承“持之以恒、求索进取、大胆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在探索焊接技术的道路上永不停止自己的脚步,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技艺,解决了多项焊接难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焊接人才,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拿得起,放得下

    1992年,王海东中考失利,处处要强的他本打算复读一年,争取来年考进普通高中,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但家里的经济实在太困难了,王海东最终还是心一横,放弃了大学梦,在当地念了三年职校,学习建筑专业。

    18岁那年,王海东职校毕业。学建筑的他本应该去做一名建筑工人,可是当他得知口岸船厂(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前身)招收临时工后,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不为别的,就图厂子离家近,还能学个手艺赚钱养家。

    进厂后,王海东被分配到船台车间,当一名装配焊接学徒工。学徒工挣钱不多,吃苦不少,何况还有一个大学梦始终挥之不去!现实与理想的落差,第一次让王海东饱尝到命运的坎坷与无奈,寡言少语的他暗下决心:命,我认了;但是,做工人,我就要做一个最出色的工人;做焊工,我就要做一个技术一流的超级焊工!他把生活的挫折和内心的隐忍化作一股强劲的动力,锲而不舍地向着心中的目标稳步挺进。这个倔强的小伙子,好像和谁较劲似的,要向人们证明自己:我行,我一定行!

    若干年以后,王海东曾向朋友们说起当时自己的心态:“人家都说笨鸟先飞,我是半路出家,既然已经落在了别人后面,就要用更多的时间去补课。人家学六小时,我就学八小时。人家下班后回家休息、玩耍,我就留在班上多练练。”

    事实也确实像他说的那样。他跟在师傅后面一招一式地看,一点一滴地学,反反复复地练,认认真真地琢磨,握焊钳的手麻了,蹲着的腰腿酸了,两只手臂被飞溅的焊花、滚烫的药渣灼得伤痕累累,强烈的焊光刺得他眼肿泪流……为了早日学得真本领,王海东硬是咬紧牙关挺了过来。通过刻苦努力,只用了短短几个月,他就掌握了基本的焊接技术。

苦心人,天不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说,当初进厂做焊工只是为了学一门谋生的手艺来减轻家庭负担,那么,此时的王海东却真心爱上了焊接这门技术。他不再满足于现有水平,开始为自己制定新的、更高的目标。当初在职校学的那些看似与焊接不搭界的建筑专业知识,却使得他在机械识图方面比车间里普通焊工有着更为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懂识图又会烧焊,这一点也令他格外自信——做一个知识型的高技能工人,这个愿望在王海东的脑海里越发强烈。

    也许是机缘巧合,正当王海东踌躇满志为提升焊接技艺寻求新突破之时,船台车间几位焊工老师傅即将退休,车间技术力量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公司决定在该车间挑选四名同志作为主焊工进行强化训练。王海东平时的工作表现及技术素养被同事们和公司领导看在眼里,作为一个焊工好苗子,他毫无悬念地被选了进去。通过三个月的集中培训,他的焊接技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先后获得了管子6GR、板3G、4G证书。他说:“别人认为我取得现在的成绩,都是因为我聪明,其实不然。我主要是靠学习,不学习怎么能懂、怎么能会呢!”

有志者,事竟成

    王海东二十多年如一日,扎根在生产第一线,一直从事船舶焊接工作。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同时,他还努力学习焊接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延伸并扩大了焊接方法和焊接范围。

    先后发明了倾斜胎架、无码装配器等,创新了不锈钢双面双弧TIG焊技术、埋弧自动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等;攻关了克令吊基座平面焊接变形、高效焊接终端裂纹难题等,多项焊接技术达到同行领先水平,填补了多项国内焊接技术的空白。先后为公司培养船级社焊工3000多人,3人在省级技能比赛中获奖,13人在市级技能比赛中获奖,涌现出一大批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创新力强的技术能手和技术带头人。在解决公司内部焊接难题的同时建博客,传播技艺,发表论文8篇,博文100多篇,申请专利5项。先后获全国技术能手、机械工业劳动模范,江苏省最美职工、优秀共产党员、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州市创新创业杰出人才等多个荣誉称号。

罗家宁、任甲重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