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危急时刻最能考验人,别看沈老当年在工作中埋头苦干、不喜声张,可他认真、正直、善良、勇敢的本色始终如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江苏省射阳县发改委的同志深有体会地谈起身边的典型——“盐城好人”、火海救人英雄、共产党员、退休干部沈海滨。
名字中有着不凡故事
1953年10月,沈海滨出生在黄海之滨的射阳县。然而,在他貌似平凡名字背后却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沈海滨的祖籍在泰兴,他的太爷翰林遭贬回泰经商在当地也算是殷实人家。否则,也就没有实力培养出中共杰出秘密情报人员、隐蔽战线上的传奇人物、沈海滨的亲姑奶——沈安娜。沈安娜19岁时受中央特科派遣潜伏国民党内部14年,其中成功在蒋介石身边卧底就达11年,及时、准确向党中央提供了大量的重要情报,为共和国诞生作出了一定贡献。她的亲侄,也就是沈海滨的父亲沈念祖,1950年毕业于江苏省建设学校,他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支援苏北号召,来到省花纱布公司射阳分公司任经费会计。后来,在射阳成家并有了孩子,以黄海之滨之意取名海滨。
1955年,国家决定兴建苏北沿海第一大闸——射阳河闸,因沈念祖所学专业对口和财会业务精湛,而被选拔抽调上了工程,任工程指挥部器材会计。1958年,因家庭出生影响,沈念祖被精减下放到农村务农,1984年得以落实政策。言传身教,父亲宠辱不惊、宽以待人、严于律已的人生态度,成了沈海滨最好的榜样。
1970年初,城镇定量户口、初中毕业的沈海滨被分配到县糖烟酒公司所属加工厂当学徒,主攻糖果、糕点等“茶食”手艺。他虚心好学,做事认真,不嫌脏累,很快便开始领作独挡一面,先后担任了小组长、车间主任。调到厂生产组后,他创造性地对所有产品资料进行梳理,形成台帐,设计并试行以“百分考核、活分活值”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充分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其做法在全市同行中进行推广。
工作上有着不凡业绩
1979年,公司任命沈海滨为厂物价员。大家可不要小瞧了物价员这职务,在计划经济年代里,这岗位不仅体现国家价格政策的准确执行,而且也关乎着国营企业的经营效益,因而对物价员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要求较高。对此,沈海滨从头学起,虚心拜师,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着力强化物价专业知识。1981年秋,全市系统召开中秋月饼订价会议,他下午报到连晚收集各家报价资料,一夜没睡,列表对此,第二天会上发言,言之有据提出各类月饼的合理价格,得到市公司、物价及参会人员的充分肯定。
一次,在县物价委员会组织的糕果订价会上,有位同志对本单位产品价格确定低于预期颇有激辞。参与订价的沈海滨有礼有节,从该单位人为提高产品原材料单价,瞒报产出率,重复生产经营成本计算等三方面予以答复,使其无语以对,心悦诚服。
沈海滨的物价政策水平、核算业务能力,不仅在本公司本行业出类拔萃,而且在全县物价人员队伍中也是屈指可数。因而,县每次组织商业、供销企业商品审价和节日市场价格检查,都要抽调他参加。无形中,使他有了更多的学习与锻炼机会,工作能力、专业水平得到显著提高。1984年7月,县成立价格检查所,沈海滨作为基层唯一专业人才选调免试入所,从企业职工迈入机关干部行列。
书到用时方恨少。工作性质的变化让沈海滨感到文化与专业知识的重要。他关注国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的政策走向,及时准确掌握最新价格政策,先后参加物价专业函授及电大会计专业大专班学习充电,并自学了电脑运用及网络技术。
从事物价多年,沈海滨从没忘记自己是一名机关干部、共产党员,无论是负责价格监督检查,还是负责农本、统计、信息等工作,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他在坚守“底线”,不徇私情,按章办事的同时,竭力不以单纯获得罚款为目的,而是以查出的问题为突破口,积极指导帮助单位或企业建章立制、落实监管,使他们从根本上解决隐患。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典型案例和违法违规现象,进行研究剖析,所形成的论文或文章多次在省、市获奖。他负责的农本调查、价格监督检查等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省、市行业表彰。
危急时有着不凡勇气
多年的奔波劳碌,使得沈海滨在班时就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但他退休后没有轻易在家养病,而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成了县“阳光志愿者”群体中公认的“老大哥”,每月最少一次活动,带头捐款捐物,深入乡镇敬老院、社区及特困家庭慰问献爱心,甘当义工,得到社会赞誉和众人的敬佩。
最为令人赞颂的是,年近7旬身患多病的沈海滨,在邻家突发火灾、6名老人及孩子被困生命危急关键时刻,他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机智勇敢冲入火海灭火救人,烧伤了自己,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那是2019年5月28日上午11时许,在家忙着准备午饭的沈海滨,突然隐约听到外面传来“救命”的呼喊声,不禁心中咯噔一下,情知不好,赶忙跑出,只见邻楼204室厨房窗口内浓烟外泄,火舌上窜,忙大声问是怎么回事,就听楼上年已60岁的李琴哭喊着,说是液化气罐皮管脱落引起了大火。
“大火无情,岂能担搁。”沈海滨丝毫没有犹豫,一步两个台阶冲上楼去,撞开房门,顶着烟、避开火,首先找到配电盒拉下闸刀,切断房间中的电源。随后从卫生间内以盆接水,轮番泼向厨房间喷着火苗的液化气罐、木质橱柜等,并让不知所措的李琴赶快离开随时都会爆炸的厨房,帮助接传水盆。
“不行,这不关了液化气罐,火源就扑灭不了。”沈海滨看出了问题所在,忙进房间抱出一床棉被。不想,棉被既新又厚难以入水。他喊着让李琴继续接水扑火降温,自己转身跑回家中取出自己的棉大衣浇足水再次返回,一头冲进火势正旺、一地污水、天花板不时掉落、窗户玻璃爆裂碎散的厨房火海之中。灶台拐角处的液化气罐喷着火焰,沈海滨无法接近,不得已他几番努力甩出棉大衣,终于盖住了气罐。他乘势冲进火中,不顾罐阀烫手,一阵紧拧。
沈海滨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断源灭火举措,为众人及专业消防救援争取了时间,火灾终于扑灭。此时,邻居们这才发现救火英雄沈海滨不仅所戴的眼镜摔在了地上,身上的T恤衫烧焦掉洞,而且更为惊讶的是他和眉毛、头发焦糊,脸部尤其是臂膀模糊着黑里显红。“哎,沈爹被烧伤了!”众人迅捷将他送上了120车子。
“要不是沈老爹拼命相救,我家可就全毁了。”年已84岁的房主姚金花,面对此情此景,感激的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大家方才知道,她家里当时共有老人、小孩6口,女儿李琴烧午饭突然起火,老人及孩子们一下被吓懵躲在房间里,若是液化气罐爆炸或是大火蔓延,后果真是不堪想像。
多病老人,勇闯火海,灭火救人。这消息,不但一下子轰动射阳,而且还在第一时间被《人民日报》微信号、《北京青年报》网站、江苏电视台等数十家新闻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市、县分别向沈海滨授予“见义勇为”称号,随后又当选为“盐城好人”。
(郭开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