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夏钰闳,女,1977年3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退役女兵,中级社会工作师,现为南京市秦淮区大光路街道大阳沟社区党委副书记,“向阳花”校外辅导站辅导员,区法院人民陪审员,南京金陵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传统文化老师(义工)。
夏钰闳曾荣获白下区2010-201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度“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12-2013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市级先进个人、2014年荣获秦淮区“巾帼岗位明星”。由她发起带领的“在灿烂阳光下 雏鹰假日小队”年年被瑞金北村小学评为“五星级雏鹰小队”, 2013年2月还被南京市少工委评为“2013年度市级优秀雏鹰小队”。
17年前,她是一朵美丽的军中绿花,从军三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17年后,她心系群众、扎根基层,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在社区巾帼岗位上工作6年多,她以自己的真、善、美,在基层工作岗位上书写了一幅幅巾帼不让须眉的篇章。
一片“爱心”在居民
2010年5月底,一位中年男士,称自己是再婚妻子初婚,眼看6月中旬妻子待产在即,二胎证却没办理,心急如焚的跑进社区。
时值,担任社区计生干事的夏钰闳,热情地接待了这名中年男子。她一边倾听男子的诉说,一边详细了解情况作好记录。原来,该中年男子与妻子年龄相差20多岁,他们的婚姻让远在江宁农村的岳父母无法理解,根本就不让他们进门,更别说是让二老协助办理二胎准生证了。能不能特事特办,在男子管辖区的大阳沟社区办理呢?夏钰闳萌生这一想法。她把中年男子的情况稍作梳理后,立即向街道计生办进行了汇报。电话里,她一边实事求是地汇报该男子的情况,一边跟街道计生办领导共同对照计生政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20几分钟的分析、探讨,最终找到了可以在男方管辖地办理二胎准生证的政策依据,但需要调查、提供的事实、材料比较繁琐,一度给夏钰闳工作增添了不少难度。“居民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职责”想到这里,夏钰闳立即陪这位中年男子驱车赶往30里地外的江宁农村调查核实情况,协助中年男子逐一准备二胎材料。通过先后3次走访了解、补充材料,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该男子办理了二胎送审工作。
2012年的一天,一位居民送来一大堆礼物,感谢夏钰闳的关心帮助。见此情景,夏钰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这位居民讲党的政策和自己的工作职责,该居民欣然放弃了这种“你为我办事,我就以物质给予感谢”的做法,主动将礼物带回了家。2013年初,更是有一位居民,三番五次跑到社区、打电话,硬是要请她吃饭,都被婉言谢绝。用夏钰闳的话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正是本着对居民负责、对工作负责态度,夏钰闳脚踏实地、真心真意地为居民办好每一件事、解决好每一个问题,赢得广大居民的爱戴,前来办事的群众没有一人有怨言。
“向阳花”开向太阳
2013年2月,时任大阳沟社区副书记的夏钰闳,观察发现大阳沟社区是一个极具浓厚文艺底蕴的社区,有舞蹈队、合唱队、书画队等多支民间自发文化团队。如何将这几支文化队伍整合好,为广大居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打造成为社区的特色品牌?夏钰闳把自己的想法与谈坤书记、吴卫华主任进行了汇报,得到了有力支持,而筹建“向阳花”特色党建品牌的重担自然落到的她的身上。
有一天上午,夏钰闳自报家门找到了舞蹈队付建华队长,还没等她说出社区的设想,就被以最近排练繁忙而拒绝了。第一次与文化团队联系就碰了一鼻子灰,这让夏钰闳陷入了困惑之中。回到办公室,夏钰闳冷静分析这次“走麦城”过程认为,这些文化团队由于是居民自发的组织,社区没有经济来源,无法在财、物力上给予支持。因此,社区与文艺团队走得并不近。正当夏钰闳为怎样才能拉近与文化团队沟通发愁时,一天清晨,舞蹈队付建华队长突然来社区找她,称舞蹈队最近正在排练参加比赛的舞蹈,时遇连日来的阴雨,不得不中断排练,希望社区能为她们想想办法。大阳沟社区是街道正在规划中的社区,正常办公用房都显得捉襟见肘,更别说排练舞蹈的场所了。但是,如果不能帮助她们解决燃眉之急,定会大大挫伤她们的积极性,社区“向阳花”品牌打造定然受阻。想到这里,夏钰闳决心协调这一棘手困难。吃过午饭,夏钰闳便匆匆离开办公室,到辖区进行走访,当她来到一所拆迁工地时发现,拆迁办所在的原光华门小学有几间30多个平方米的教室闲置着。获得这一消息,夏钰闳喜出望外,立即向社区主任吴卫华汇报,得到了大力支持。随后,她专程来到折迁办,找到相关领导,说明用意,没料想拆迁办领导竟爽快地答应了她。夏钰闳将这一消息通知舞蹈队时,舞蹈队员们个个精神振作,对夏钰闳的感激之情更是不予言表。后来,这块场地不仅舞蹈队可以用来排练,更成了其他文化团队的活动中心。
今天夏天,合唱队想在澳丽嘉园小区举办一场纳凉晚会,可是一名负责乐器伴奏的队员突发疾病,这可愁坏了合唱队程红队长。夏钰闳听得这一情况,立即与街道文化站取得联系,通过文化站联系到了街道“喜乐融融艺术团”的友情加盟,不仅在乐器上给予合唱队以支持,还带来了精彩的节目。演出当天,夏钰闳和其他社区干部一直忙前忙后。演出结束,合唱队队长程红紧紧拉着夏钰闳的手,感激地说:“今天演出成功,多亏得夏书记的支持啊!”
“向阳花”开向太阳。“向阳花”特色党建品牌的成功打造,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注入正能量。近年来,舞蹈队多次荣获南京市梅花奖、最佳荣誉奖;合唱队多次参加市、区比赛,荣金、银、铜奖;书画联谊会荣获国家银奖,市、区金、银奖;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舞动社区》栏目曾两次走进大阳沟社区对“向阳花”特色党建品牌进行了专题报道。
“百花”齐放春来到
2009年5月,夏钰闳被任命为社区信息报道员。这突如其来的任务,着实让她感到压力倍增。信息采写、新闻报道一直是社区建设中的一块“短板”,夏钰闳决心挑战这一专业性极强的任务。
任务就是命令。夏钰闳利用节假日时间,来到南京金陵图书馆,借来关于新闻写作的书籍,从消息的写作到通讯写作,从一点一滴学起。经过一个多月的理论学习,她初步掌握了写作要点和具体要求。起初,她担心自己水平有限,尝试性地写一些简短消息后,再读给丈夫听,问他能不能听懂,写得够不够全面,哪里写得不够突出,并让丈夫给自己提意见。得到家人意见后,她再对照写作要点修改、润色,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她常常为了一篇100多字的消息,花几个小时走访,选择不同视角,写出不同版本,再进行修改。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5月6日的《金陵晚报》第5版,刊登了她 《娶媳妇不亚于考秀才》的文章。2010年10月她的《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 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的文章,被南京瑞金北村《幸福周刊》连续三期大篇幅刊登。2011年她的《小扳手撬动大市场》荣获全国读书征文三等奖,《党员义务相约“星期六”》刊登在2013年12月第396期国家级刊物《社区服务》上,《“我是大民星”办得真好!》以通讯稿的形式刊登在2014年1月17日省级报刊《老年周报》二版头条,看到自己的作品在报纸上刊登,夏钰闳受到莫大鼓舞。
走过秋的萧瑟,冬的严寒,自然就会迎来春的蓬勃,夏的烂漫。夏钰闳从事社区宣传工作近5年,发表各类稿件600多篇,其中46篇分别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上发表。2014年一季度荣获街道宣传第一名的好成绩。夏钰闳不仅自己在写作上取得好成绩,还鼓励社区其他同事勇于拿起手中的笔写作,经常不厌其烦地为帮助同事修改稿件而加班加点。看到同事的稿件见报时,她总是第一个送上祝贺与鼓励。现在,大阳沟社区个个能拿笔,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走在了街道、区的前列,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和赞扬。
(编辑:徐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