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 采

一名社区书记的“三重角色”

2015年06月01日 09:35 来源:徐州市鼓楼区委组织部

  现年54岁的陈萍在徐州市鼓楼区丰财街道徐钢社区已经工作了12年,任党组织书记近10年,纷繁复杂的社区工作让她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头黑发,已经大半变白,原来的大嗓门却更加响亮,脚步也愈加矫健有力。

  作为社区的大管家,社区大大小小的事情她总是跑在最前面,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在社区老人的眼里,她是知冷知热的“好闺女”,在孤残病弱的居民眼里,她是排忧解难的“好大姐”,在广大的群众眼里,她是社区建设发展的“领路人”…… 多年来,她用真情和执著撑起了整个徐钢社区的大事小情。她把“办好社区事、服务社区人”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先后荣获鼓楼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社区工作者、优秀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

  知冷知热的“好闺女”

  羊年春节第一天,陈萍就去医院走访了一位社区住院的孤寡老人,给她送去祝福,同时鼓励老人好好治病,早日回到社区。第二天又去看望了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悉心了解老人春节期间的生活起居。她总是这样忙碌着,在社区老人的心里,陈书记就是她们的亲闺女。社区一位90多岁的老人叫苏帮云,身体一直不太好,而且一直独居,很多事情需要别人的帮助。多年来,陈萍一直坚持为她理发,洗澡。陈萍第一次为老人洗澡时,老人不愿让她帮自己搓脚,或许是怕陈萍弄痛裹脚又怕她闻到气味嫌脏,陈萍只是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搓着茧子和老皮,直到那双硬脚变得柔软。老人流着泪,拍着陈萍的手说:“孩子你真像我40年前丢失的闺女”。十多年来,陈萍一直承担着“编外”女儿的角色。面对自己的角色,陈萍这样说“作为一名,我们面对的问题在不断的变化,过去的老人大多没有退休金,社区主要考虑他们的温饱问题,现在大多数的老人都有退休金,不缺吃喝,孩子不在身边,就是缺个体贴照顾的人”。正是这个“好闺女”用自己悉心的关怀、真情的付出,给社区老人们带去了温暖和欢笑。

  排忧解难的“好大姐”

  2006年一场火灾使赵均玉全身大面积烧伤,妻子无业,儿子在部队服役,为了救命,陈萍一方面向上级申请临时救助,一方面号召辖区居民为这个困难家庭捐款,后来在多方努力下他保住了性命,社区还为他申请了低保,他80多岁的老母亲对社区党组织非常感激。2012年,陈萍为残疾人王卫清开的小店跑工商所申请减税,为残疾人蒋来银和张洪坤上门送彩电,为丧失能力者跑派出所办理证明,看着帮自己跑这跑那的好大姐,王卫清热泪盈眶。为维护社区稳定和谐,她积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82岁的孙广贞老人有四个女儿,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陈主任就经常到家里和老人聊天,帮助调解家庭关系,最后问题得到圆满解决。陈萍有一副大嗓门,说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三两句话就能说到人的心窝里,被调解的人也都很服气,社区居民遇到啥困难也都乐意和她倾诉,真正成了居民离不开的“好大姐”。

  群众信赖的“领路人”

  社区是居民群众共同的家园,陈萍作为党委书记,带领社区两委班子,千方百计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建设和谐社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徐钢社区地处原城乡结合部,居住人员复杂、流动人员较多,平安建设、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一直是长期困扰居民群众的大问题。作为社区带头人,陈萍将重任扛在了肩上。她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和驻区消防官兵、辖区派出所建立联席会议,定期研究突出问题,共同组建巡逻队伍,通过共同努力,把一个拥有自然片区多、居住人员复杂、流动人员集中的社区,建设成为徐州市“社会治安安全社区”,香槟城小区成功创建了“幸福家园”。在社区工作中,陈萍还擅于发现人才,擅于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她发掘文艺人才,通过他们带动组织了艺术团等群众性文艺团体,多年来,陈萍带领大家,先后为社区居民免费开展文体演出100余场次。同时利用身边的榜样,影响带动居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创建了“徐州市文明社区”。群众齐夸,社区发展走上了康庄大道。(邱怀传)

(编辑:徐宜鹏)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