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 采

档案局长的兼职人生

2015年03月17日 15:54 来源:常州市天宁区委组织部

  金淑红是天宁区档案局局长,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另一个身份——华景园业主委员会主任。

  第一次到金淑红家作客的朋友,走进华景园,总会觉出不寻常: 老老少少亲热地和金淑红打着招呼,围上来说着小区的事。当他们知道她十几年来不拿一分报酬,担任小区业委会主任一事后,更加觉得不可思议——业委会主任应该是退休在家或是有闲的人干的,金淑红是一个上班族,况且当时孩子还那么小!

  她为什么这么做?这事要从12年前说起…….

  把自己摆进去

  谈起为什么接过这个任务,金淑红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高尚,她总是淡淡地说,这是个自然而然的选择,群众需要,我不做,谁做?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总得发挥点作用。

  2002年金淑红入住华景园,然而由于开发商遗留问题导致业主与开发商矛盾不可调和,几十户业主与开发商打起官司,2005年元旦前期物业撤离,从此小区愈加混乱无序。小区没有了保安,业主们人心惶惶,纷纷安装防盗门窗,晚上把车寄放在对面人民新家园小区里,白天甚至不敢把衣服被子放在外面晾晒,随之而来的是业主之间相互埋怨和指责不断,仇视和敌对加剧。

   “再这样下去,小区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引导大家理智维权”,“当务之急是统一思想,管理为重”……这些想法常萦绕在金淑红脑海,她萌生了挑起业主委员会主任重担的念头。但是金淑红也在心里犯嘀咕:现在的华景园矛盾重重、纷繁复杂,人心涣散,陈年顽疾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善,而且自己有档案局的工作要主持,儿子才小学六年级,正处在小升初的关键阶段,回家要陪儿子复习,帮儿子默写,实在没时间也没精力去做这件事。

  发生这么多变故,业主之间埋怨和指责不断,仇视和敌对加剧。金淑红眼看着小区环境一天比一天脏乱,窨井盖偷光了,晚上走路特别危险,树苗快干死了,围墙的铁栏杆也有了被撬动的痕迹,有些业主开始上访甚至集访。金淑红既心急,又心痛,她再也坐不住了。带着解决问题的朴实想法,金淑红走进了人民家园社区,和当时的何中跃书记交流了看法。何书记说:“得有人站起来为大家服务,组建业委会,聘请物业。”可谁愿意来接这个烂摊子?何书记指着金淑红说:“你就是最合适的人选。”“这哪行啊,我儿子才小学六年级,单位、家里都很忙,实在没时间也没精力去做这件事……”

  接下来的几天,矛盾一直纠结和困扰着她:接吧,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的事,且小区矛盾重重、纷繁复杂,人心涣散;不接吧,总得有人去做。金淑红认真审视了一下自己:年轻,有胆识,在机关工作,懂政策,有组织和沟通能力。作为一名有着1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关键时刻总要发挥点作用。金淑红决定站出来,引导大家重新审视小区。

  把责任扛起来

  有了为民服务的心,只是第一步。把事情做好,还得具备为民服务的素质和能力。担任华景园业委会主任的这十几年,她用心用力,为居民打造了一个情真景美的新家园。

  面对困难,她放手创新,大胆推广自治模式。2008年,物业公司无力解决日益严重的房子质量问题,决定撤离华景园。金淑红第一时间分析了小区的现状,提出了业主开展自我管理的全新理念,在与居民沟通中,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有位中学生专门写了倡议书,呼吁广大业主同心协力,共度难关。实行自我管理的第一天,业主们自发的买来鞭炮和横幅庆贺,有的捐款捐物,老人们兴高采烈地敲起了锣和鼓……华景园如浴火凤凰一般,在这一天重获新生。

  面对群众,她不厌其烦,一心一意做好服务。“态度热情一点,说话和气一点,倾听耐心一点,解释细致一点,办事快速一点,服务周到一点。”这是在她带领华景园社区自治时的宣言,也是她工作时的座右铭。作为华景园的当家人,金淑红肩负着252户家庭的厚望,深知肩上的担子和压力,她从不敢懈怠。自治管理6年来,她事事以身作则,带领业委会成员制定了小区的规章制度、认真对待每件事,花好每分钱。小区赢利除保证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和日常办公经费外,全部投入公共和公用设施的维护修缮,涉及的财物由社区监管,每季或半年向业主公示,保证绝对的公开透明。“业主自治”模式受到了小区业主及街道、社区的好评和肯定。

  面对问题,她不辞辛劳,丝毫不计个人得失。8年间,金淑红组织物业工作人员,完成了近100根下水管的改造,更换了23个楼道单元门铃(每只850元),解决了150多户业主房屋漏水渗水问题,改造了30多个车位和水景广场,修缮和维护了小区的公共设施如监控设备的完善和单元门、金色圆亭、葡萄架的粉刷,配合市、区政府改建百米围墙、更新健身器材、补种绿化,成效显著。小区全额缴费户率达到98%以上,而她,虽然承担了无尽的辛劳与压力,却没有拿过小区一分酬劳。2010年,金淑红被评为茶山街道优秀业委会主任,并得到一笔奖金。但她认为,这些成绩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也不仅仅是小区业委会的功劳,而是全体小区业主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所以拿出这笔奖金和优秀业主共享。

  在金淑红的带领下,业主把小区当成自己的家,也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2009年,清扫工老陈不幸得了癌症,大家都很牵挂。金淑红得知后,立即在小区里组织了一场爱心捐助活动。那一天,华景园温暖涌动,处处飘荡着《爱的奉献》的旋律。金淑红和其他业主代表又驱车6小时把募集的2万多元钱送到南通医院老人的病榻。华景园感动了老陈,常州感动了南通。南通《江海晚报》整版报道了常州人的义举,报社领导还表态:“接下来的事由我们接过来!”南通医院和当地政府也纷纷伸出援手。这件事被评为2009年感动常州十件好事之一。

  “接地气、心连心、做实事”,金淑红认为这是“好干部”的标尺,也时常拿这个来衡量自己在小区的工作态度和实效。为什么能化解这么复杂的矛盾?为什么能赢得群众的信任?金淑红认为,不管是档案局局长,还是华景园居委会主任,要想成为一名群众需要的好干部,唯有主动深入基层,主动走进群众,主动倾听呼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

  群众期望不辜负

  工作中,她恪尽共产党员的职责,全力以赴。生活中,她维护着共产党员的形象,真诚无私,十几年来,一以贯之。柔弱的肩膀,一头挑起了信任,一头挑起了责任。

  在金淑红的眼里,没有上班和下班的区别。来到单位,她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一把手”,工作业务井井有条。回了小区,她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业委会主任,样样嘱托记挂心头。十几年来,每天的行程都是固定的:下了班,先与业主和物业公司沟通,了解一天的情况,经常是晚上7、8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往往是下了班很久,还进不了家门;进家门不久,又匆匆赶到业委会。有时门铃一响或是一个电话,她只能放下饭碗下楼解决问题。尤其是2013年至今,金淑红父亲离世,她强忍悲痛,每天下班安顿好有病的母亲,再晚也要至物业处处理小区事项,有时还要帮助解决邻里纠纷。

  在金淑红的心里,没有大家和小家的区别。刚刚担任业委会主任时,单位工作繁忙,小孩又正值小学毕业。那一年,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她都没在家度过。太忙了! “儿子初中三年,我只能安排他住校。对他亏欠太多了,真希望能有时间好好陪陪他,哪怕听他说说学校里的烦心事也好。作为一名母亲我是不称职的,但是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又使我放不下社区的事,觉得不能辜负几百家住户的期盼和信任。”她何尝不想给小孩更好的条件?最初的一段时间,金淑红回到家后很怕门铃声和电话声响起,那意味着她将失去和家人相处的宝贵时间,好在她的真诚赢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金淑红的无私付出,赢得了业主们的尊重。如今的华景园,邻里之间,业委会和业主之间,保安和业主之间,业委会和社区之间和睦共处,其乐融融。每年元宵放灯,中秋上月,你总会看到有那么一群邻居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居民甚至都不想再请物业公司,希望业委会一直做下去。大家对华景园已形成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有些业主虽在别处又添置了新房,但就是舍不得搬走。“小区虽小,但我们邻居好,我们保安好,业委会好,金主任好”,每当听到这样的谈论,金淑红就会感到无比的慰籍和满足,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位老人曾拉着她的手说:“丫头,我信任你,你要一直做下去! ”还有的业主深情地对她说:“金主任,你做的是善事好事,比烧香念佛都好啊!”金淑红知道,这一声声肯定,都是居民对她的鼓励和期许,他们需要她。看到社区一天比一天宜居,金淑红感到无比的慰籍和满足,她甚至舍不得搬出这个小区,还想继续做些所能及的事情。朋友们常常问她:这样做你图啥?没有功,没有利,有的只是无尽的羁绊和辛劳。金淑红想大声地对着所有人说:她什么都不图,之所以执着而认真地坚守到今天,就是为了实现当初对全体业主的承诺。

  本职工作不懈怠

  2012年,金淑红获江苏省档案系统先进个人。捧着荣誉证书,她心中万分感慨。学生时代,一部电视剧《蓝色档案》给金淑红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她如愿以偿来到郊区档案馆工作后,眼前的景象让金淑红非常失落,理想和现实的差异如此明显:工作环境并不是理想中的窗明几净,而是整天要和陈旧纸张粘在一起:组卷、手抄目录、装订,机械而又枯燥……

  责任感驱使她勇敢面对。看着档案难以满足查档者需求,金淑红决定利用空余时间将馆内档案重新组卷,拟写标题。当时,还没有计算机和复印机,全凭手工抄写,她硬是利用休息时间将馆内全部档案整理个遍。有的同事觉得这不是领导安排的任务,出不了成绩,这么做不值得。案卷质量明显提高,查阅速度显著加快,当查阅者对她竖着大拇指说:“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啊!”这时,她感到无比满足。看着那些杂乱无章的文件在自己手中变得那么漂亮、整齐和有序,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可爱,成就感油然而生……渐渐地,她喜欢上了档案工作。

  2002年,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原郊区与天宁合并。那一年,为了顺利完成移交档案工作,她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甚至在大年三十,为了赶进度,还埋首于档案的整理。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原郊区50个全宗8万余册档案移交常州市档案馆,深受称赞。2003年5月,她被任命为天宁区档案局局长。

  看见身边的同事一个个调离档案馆,她心里偶尔也打起了退堂鼓:找机会离开,要不后面的任务太大、工作烦重。可是静下心再想想:事情总得有人去做,自己已有多年工作经验,且对档案工作有着特殊的情愫。接下来的多年里,金淑红坚持用时代的要求、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谋化全区档案事业,突破固有的传统方式方法,大胆尝试,扎实苦干,为天宁档案工作作出了不小贡献。天宁区档案局先后获得省、市“巾帼示范岗”光荣称号和常州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金淑红本人也获得省、市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常州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天宁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并被区政府记三等功。

  在档案兰台上无怨无悔、乐此不彼……十载二十三十载,青年壮年到中年, 27载的寂寞坚守,年复一年的默默奉献,平凡而光荣的档案工作之路,也造就了金淑红的别样人生。

  金淑红用9年辛勤工作、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有力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她的所作所为,让华景园的百姓真实地触摸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和平实。

(编辑:徐宜鹏)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