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赵明刚同志生于1961年8月,1979年参加工作,199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睢宁县运输公司、县交通局交通监理所等单位工作,1987年10月体改后,交通监理所整建制划归公安局,从此参加了公安工作,先后任县交巡警大队事故股民警、副股长,2003年5月任西郊中队指导员,2005年7月任官山中队指导员,2012年5月因身患肾癌以及家庭困境,组织将他调整到城区中队工作;2014年4月7日凌晨3时,因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3岁。赵明刚生前居住的房间,有一间仅十二平米见方的卧室,卧室里有一张简易木床和一张书桌,窄小的床头柜上挨挨挤挤地摆着大大小小的药瓶。北墙上挂的是一块百年合欢的工艺匾,那是他结婚同事们赠送给他的。警号为“233257”的藏青色警服和白色警帽,庄严整齐地挂在简易衣架上。书桌上是一部黑色的对讲机和一樽老牛石雕。对讲机呼叫不断,却再也不能听到赵明刚的回答了;老牛静静地卧着,以任劳任怨、甘心负重的姿态,陪伴着赵明刚走过了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赵明刚属牛,他一生爱牛。他的儿子赵阳说,从自己记事起,这樽老牛石雕就陪伴着他。他做人做事也就像他非常喜爱的牛一样,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待扬鞭自奋蹄,甘做群众老黄牛。自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27年扎根基层,始终长期带病战斗在第一线,足迹几乎踏遍了基层所有中队。终因积劳成疾,离开了他最热爱的亲人和岗位。他敬业爱岗,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勤俭朴素,像老黄牛默默在耕耘,多次被市县评为“先进个人”、“人民满意警察”、“大练兵能手”、”优秀共产党员”,被人们誉为侠肝义胆保民安,铁汉柔情铸警魂的典范。4月19日,县委常委会第三十三次扩大会议召开,会议追授赵明刚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向赵明刚同志学习。5月28日下午,赵明刚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睢宁县政府报告厅举行。
赵明刚同志,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老赵”。 老赵的一生,是平凡的,也是不凡的。说老赵平凡,因为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交警,既然没有在千钧一发时刻的纵身一跃,也没有在危急关头的火线冲锋,老赵没有这么多英勇无畏的瞬间;说老赵不凡,因为他在马路上兢兢业业地坚守了27年,扎根基层,无怨无悔;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严明执法,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勤俭朴素,直到拖着只有一个肾的身体,倒在工作岗位上。老赵从警27年,查纠各类违法违章行为4万多起,处理交通事故3000多起,始终保持着“零投诉”、“零复议”、“零变更”的记录,就像县交警大队大队长仝冠军说的那样,老赵的荣誉,没有一个是因为破获大案要案获得的,都是点滴的踏实工作积累成就的,这种聚沙成塔取得的荣誉,更是不易!
二
有一位伟人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奋发向上而获得成功。但是,毕竟“将军”为数不多。以前,我们总是用“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来激励人们,同时也用这句话来批评那些老实厚道、安分守己、忠于职守、无怨无悔的人们。老赵的做人做事让我们意识到,或者说,从老赵的身上我们才发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是好士兵!如果一心想着当将军,就会到领导跟前阿谀奉承,就会与他人争名夺利争功抢功,就会眼睛向上看不到群众。
若是按那句话推论,难道不想当凤凰的鸟就不是好鸟了吗?难道不想当大官的官就不是好官吗?难道天天想着怎么就能当大官的官才是好官吗?事实上,像张思德这样的老兵,始终是我们全党学习的好榜样,像赵明刚这样扎根基层的交警,同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县委书记王军说:“赵明刚不畏病困、心系工作,27年来始终扎根基层,坚守在交通执法的第一线,清廉正直、无私奉献,从平凡中见伟大!他的事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活教材,值得全县所有党员学习!”
老赵参加公安交巡警工作以来,习惯扎根基层,战斗在基层一线一干就是27年,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睢宁城乡的所有道路。老赵兄妹四个,他是家中的老小,遭受磨难最多,既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年少的儿女,又要照顾重病的妻子(2008年被诊断为乳腺癌),还要完成本职工作。看到儿子整日在离家二十多里的乡下奔忙,母亲多次心疼的告诉他:“儿啊,娘理解你的难处,可俺不能为了工作不要家啊!俺不能为了工作不要命啊!”每次听完母亲的教诲,老赵都讪讪一笑地说:“娘,我会照顾好自己的!”面对上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需要照料,下有一对未成年的儿女需要操心,组织上也考虑到了老赵的难处,曾多次想把他调回机关工作,以便于他能照顾家庭老小,但老赵总是把机会让给了别人,困难留给了自己,一次次谢绝了组织的照顾。他常说:“让那些年龄比我轻的同志去吧!我年龄大,在基层有经验,还是让我留下来吧。我在一线这么多年了,习惯了,再说一线警力这么少,我能坚持一天,群众就多一天安全!”
官山中队地处苏皖交界,道路治安形势十分复杂,2005年,为了加强卡口(这是睢宁县唯一的一个省级卡口)建设,县公安局决定抽调精兵强将保护徐州的南大门,把老赵调入官山中队任政治指导员。在老赵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官山中队短短三年时间内发现和查破21起刑事案件,带破60余起积案,抓获犯罪嫌疑36名,捣毁犯罪团伙4个,收缴赃物折合人民币80余万元,个人纠违率连续三年位居全县前列。
在基层的日常工作中,老赵总是勤勤恳恳,无怨无悔,领导交给的事情无论困难多大,他从不叫苦喊累,而是默默无闻地按时做好。看到有的同志工作没有干完,他就主动帮助;看到有的同志站着吃饭,他就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出。有时,当班的同志家里有事或外出学习不能在岗,他就主动顶上去。民警周继和因警衔晋升,需到徐州警校学习10天,中队长周维刚安排让大家轮流顶班,但老赵主动对周队长说:“老周,我有经验,还是让我来顶班吧!”从警27年,老赵每年加班加点都在50个工作日以上,
无论是帮助迷路老人回家,还是走进校园宣传交规;无论是在巡逻执勤,还是站在红绿灯下;无论炎热的酷夏,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冬;老赵对父老乡亲始终有着火一般的热情,因为他永远都不会忘记:我是一名人民警察,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老赵出身于普通农家,家境贫寒,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对普通群众更有着一种别样的深情,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农班线驾驶员杨书平说:“老赵的服务热情周到,不仅亲自在车上张贴安全宣传标语,遇到雨雪天气,他还提前打电话给我们这些驾驶员,提醒我们注意安全!”
2008年1月26日傍晚,天正下着小雨,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在路边徘徊,正在巡逻的老赵看到他,就主动上前询问,得知孩子家住官山镇官北村,因为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跟着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因过年后没钱缴学费,心中难过才跑出来的。老赵迅速和当地学校联系,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500元帮他续缴了学费,余下的作为孩子的生活费用。同时,老赵又将自己家中刚刚购置的年货分一半送到孩子家中,临走时留下了写着“有困难找警察”的名片和联系电话。
由于老赵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基层一线,因此他的身体在极度“透支”,高血压、颈椎、腰椎骨质增生等疾病,一直困扰着他,导致他经常头晕。但是他从未因此早退、迟到、脱岗,无论是严寒酷暑,冰雪雨雾,他都能坚守岗位,在道路上巡逻值勤,在红绿灯下指挥行人和车辆。作为一名交警,红灯绿灯,老赵看得分明,可身体上的红灯,他却不以为意,一次次闯过了生命的红灯。
2008年4月11日,老赵在巡逻途中,突然晕倒在车里,原来他的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眩晕。医生告诫他一定要注意休息,但是老赵一天假也没有请,在上班的时候,抽空闲时间去打点滴,然后又回到岗位上来。特别是2011年6月,经检查,他的患上了肾癌,在县人民医院做了右肾切除手术。老赵没有告诉任何人,偷偷地隐瞒了病情,主任医师杜永旭开给他三个月的病假证明,被老赵忘在了床头柜里。刀口一拆线,老赵就回到了中队。当时,周队长要去为他向大队请假,老赵就对他说:“老周,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正是四夏大忙季节,中队离不开我,这个假,无论如何不能请!”大队领导了解情况后,严肃批评了他,而他只是一笑置之,无怨无悔。领导心疼的说不出话来……更为不幸的是,这一年,他的妻子被医院确诊为乳腺癌晚期,自己的病情,妻子的绝症,卧病在床的老母,还有一双儿女要关爱,这样的家庭状况,是一般男人所无法承受的,然而,老赵始终把快乐写在脸上,痛苦埋在心里。老赵在爱人乳腺癌晚期卧床期间,仍坚持上班,为了能照顾好爱人,他在轮到夜班时,把妻子用车从20里外的家里接到官山中队,值班室里只有一张单人床,老赵让爱人睡在他的床上,自己买来一张席子铺在地上,睡在床前,为爱人擦洗翻身、端屎接尿。在长达三个多月的照顾中,老赵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一次迟到早退。直到妻子生活能够勉强自理,他才结束了这段“特别看护”,才把妻子从官山中队送回家里。(在这期间,县公安局督查大队领导曾到官山中队检查工作,发现老赵把席子铺在地上,还把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通。)
三
2008年3月26日晚上10
点多钟,老赵像往常一样在104国道上巡逻时,发现前方一辆黑色轿车突然拐进一条田间小道。老赵想:“这么晚了,大路不走走小路,是不是有问题?”一丝疑虑从老赵心中划过,他当即驾车绕到前方将其逼到路边。车上下来几个人,又是递烟、又是塞钱,这让老赵愈发怀疑,他不动声色地说:“你车尾灯不亮,可以照顾。但是,你要给我上条苏烟才行。你看,街上就有家烟草专门店……”趁着这个机会,老赵迅速联系中队干警,火速赶来增援。当几个人拿着香烟回来时,增援的干警也赶到了,当即将这个团伙控制住。经上网比对,该车是从安徽宿州盗窃来的。随后,大家顺藤摸瓜,带破3起盗窃机动车案,逮捕4名犯罪嫌疑人,捣毁两个犯罪团伙,收缴赃物折合人民币10余万元。县公安局政委蔡尧说:“老赵是大家公认的破案能手,他经验丰富,敬业爱岗,而且心地善良、非常低调。老赵生病后,局里考虑到他的病情和家庭情况,将他从官山治安卡口调到城区交警中队。当时大家也劝他在家多休息,但赵明刚说,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出来工作对他病情恢复也有好处,组织上对他这么好,他不工作,觉得对不起组织。”
“赵明刚选择上班的举动很不容易,像他这种情况大多数人会选择留在家中休息。”蔡政委说,“虽然说赵明刚性格开朗,但是能够选择去艰苦的岗位,这种精神就很不容易。”是的,老赵没有太多的英勇瞬间,在马路上兢兢业业坚守27年,拖着只有一个肾的身体,在一线坚守了最后3年,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或许是背负着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不能让自己闲下来有时间想这些艰难。老赵无法让自己清闲下来,那怕是一手指挥交通,一手揉着手术后还没有痊愈的刀口,他也不愿在家休息。今年3月31日,老赵到医院检查,医生劝他立即休息治疗,但是一转头他就抛诸脑后,还把自己的检查单藏在枕头底下(大家在整理遗物的时候才发现)。
4月7日夜凌晨3点,老赵感觉身体不适,在发病后,他本可以叫救护车,用对讲机呼叫同事帮助,可他不想麻烦别人,独自驾车赶往医院,当他推开车门的那一刻,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耗尽了自己最后的气力,瘫倒在推开的车门旁,再也没有起来……
去世次日,大家在整理老赵的遗物时,在床头发现一部开着的对讲机。老赵有个习惯,不论上班下班,他的对讲机从来都是开着的,一声召唤,随时出发。而在他发病的时候,他却没有用对讲机麻烦同事。
县交警大队大队长、也是老赵多年的同事仝冠军说:“老赵从来就没有关对讲机的习惯,哪怕是在夜里。如果当时他用对讲机呼叫我们大队或者110值班室的话,无论哪个同志都会把他送到医院,他也就不会这样……”仝大队长还说“只要大队有事,或者中队有事呼叫的时候,他都能够应答。就是在他重病之后,他也只是短短地住了一段时间医院后,就一直坚守一线,从来没有向大队提出来任何个人的要求。”
老赵的哥哥赵明川抱着弟弟遗体哭着说,弟弟一生中都是这样,他不愿麻烦别人,“从小到大,他就像老牛似的,一直自己默默承受着各种压力,从不愿意告诉别人。”
是的,老赵生前不止一次地对大家说过,“有困难自己尽力解决,不麻烦组织和领导,同事们也很忙。”一句“不麻烦别人”成了老赵的口头禅。
去年清明,老赵妻子因癌症去世;今年清明,老赵又因突发心肌梗塞离开了我们。老赵以自己“七尺病躯”,站好交警最后一班岗,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践行了一个人民警察的光荣职责!
四
老赵身为一名交警,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一直广为传颂。
2013年中秋节,老赵的侄子骑摩托车闯红灯,恰巧被他现场抓住。老赵当即开出了罚单,侄子哀求他说:“亲叔叔,我有急事,你就照顾我一次吧!”老赵严肃地说:“喊叔也不行,你违章不仅对自己安全不负责任,也是对法律的蔑视。”一席话,说得侄子哑口无言,哭着走了。
有一次,赵明刚在处理交通事故时,肇事司机王某为减轻责任,在多次请吃饭被婉言谢绝后,拉着老赵的一位朋友上门拜访,临走时悄悄将一包钱塞到他枕头下。第二天老赵发现后,立即给朋友打电话,叫他立即把钱拿去还给王某,“否则就没有朋友做了。”那位朋友拗不过他,只好照老赵说的去办。
还有一次,老赵的一位朋友因无证驾驶摩托车,车被依法扣下,朋友来找老赵帮忙。老赵知道他家里较穷,把他带到车管所后,不是帮他说情,而是自己掏钱帮他垫付了培训费,让他好好学习,以免再犯。
每年驾照年审时,几乎都要排着长队。去年年审,老赵的侄媳妇排队排得不耐烦了,就给老赵打电话,想走个后门。老赵回她说:“别人能排队,你为什么就不能?”
老赵的儿子赵阳,有几个要好朋友,他们都知道赵阳的爸爸是交警。有个朋友在路上违章被抓,就托赵阳向他父亲求情。赵阳给父亲一说,被老赵一口拒绝,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弄得父子整整一个星期都没有说话。
老赵去世后,大家在整理老赵遗物的时候,老赵的侄子赵兵发现了一张违章处理单,当场痛哭失声,因为这是自己的违章罚款单。违章之后,赵兵打电话给叔叔,请他帮忙,老赵应承了一声,没再说什么。后来,老赵打电话给侄子,说已经处理完了。侄子上网一看,这个违章确实消了。侄子以为叔叔是利用职权给销掉的,消了以后,侄子就觉得,到底是自己亲叔,能办事,有能力!”结果在整理叔叔遗物的时候,发现一个本子里夹着几张这类违章处理单。
现在,赵兵才知道是叔叔用自己的银行卡给他销的账……”赵兵说,叔叔收入也不是太高,而且家里的经济来源也只有那份工资,加之这几年夫妻俩都有病,家里还欠着10万元的债。但为了侄子,拗不过这个私情,就用自己的钱把罚款给交了。
在亲情友情的压力面前,老赵坚守严明执法,不徇私情,清白做人的底线,捍卫着一名人民警察的尊严。
五
老赵刚调到官山中队时,在接待服务过程中认识了黄圩至睢宁的农班线车队负责人邱绍苏。老赵到官山中队的第一个春节,邱绍苏带着他们车队的一个业主到官山中队送点慰问品,当时是老赵接待的。在邱绍苏表明他们来意后,老赵婉转地谢绝了。老赵跟他说:“你们车队的心意我领了,但是礼品我们不能收!”当时,邱绍苏以为老赵是因为刚调来,还不太熟识,才这样谢绝他们的。后来接连三个春节,他们都被老赵拒绝了。
听说老赵的家属患了癌症,邱绍苏再次带着一个业主到赵明刚家中,看望老赵的家属。当时,邱绍苏带了500块钱,赶到老赵家,老赵没在家。打了电话,才知老赵正在城区值勤,还没下班。等了大约20分钟,老赵回来了,把他们带到旁边的小饭店聊天,因为天晚了就在那吃了一顿便饭,花了一百多块钱。他们原意是留老赵吃饭的,结果老赵提前把钱付了,最后还把这500块钱又如数退给了他们。邱绍苏动情地说:“老赵做的这些事情,看起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给人的感觉却不一般,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也许有人不相信,工作了30多年,赵明刚一直没有买起商品房,直到去世时,还是住在父母的老房子里。中队的干警都知道,作为一名农家子弟,老赵背负着太多的家庭责任和生活重担。在日常生活中,他自己勤俭朴素,对家人的关怀却无微不至。薪资固然有限,但对社区公益事业,社区里修路、建桥、改造小学危房,他没二话,每次都三百、五百的捐。
老赵虽然只是一名普通交警,家庭经济较为拮据,但在日常工作中也曾受到过金钱的诱惑,可他一次次都坚决顶住了。一次,老赵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时,肇事司机为了减轻责任,多次请他吃饭,并向老赵口袋里塞钱,想让他“高抬贵手”,都被老赵婉言谢绝了。
老赵的女儿已近而立之年,可老赵从没送她过一件贵重的礼物。老赵对女儿说:“钱不是坏东西,但不该要的一分都不能要!”母亲去世后,女儿带父亲去商场,想给父亲买件像样的内衣,可整天站在马路上的老赵,居然连地下商场和中国城在哪里都不知道!
老赵的女儿出嫁时,重病中的母亲拉着女儿的说哭道:“孩子,妈妈对不起你!我们家没钱,也没有房子车子那样的嫁妆。你爸爸借你姑姑的钱买的车子,是给我化疗看病用的,不能给你了!”
老赵去世后,县交警大队办公室主任敖思家接待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当记者问到老赵的家境时,敖主任说:“我说老赵的家境一贫如洗,也许你们都不相信。还是到老赵家里看看吧!”
老赵家住县城的“城中村”,在四周高大的高档小区映衬下,父亲留给老赵的老屋是那样的蹩脚,那样的格格不入。老屋墙上9毛钱一块的墙砖,还是老赵的大哥帮助收拾的。整个房子阴暗潮湿,四季见不到一丝阳光。老赵儿子赵阳谈过一个对象,但因女方没有看上赵家的房子而分手了。副县长、县公安局长谈军对赵阳说:“快搬出来,这样的房子不要再住下去了!”老赵生前,多次为同事们的乔迁而祝贺,然而他一生都没有等到自己的乔迁!
为了帮助老周解决家庭的经济苦难,敖主任每年都给老赵办理大病救助。让敖主任想不到的是,今年的大病救助刚报上去,还没有批下,老赵就走了。
嫂子病重时,周队长也曾对老赵说:“老赵,你看现在的工厂这样多,让嫂子去上班吧。你看上哪家厂子,给我说,我来给你办!”老赵知道妻子上班是不可能的,无非是报个到挂个名,按月领工资。就狠狠地批评他说:“老周啊,你也不想想,这样的好事我会同意吗?”
老赵生前,对家庭的每一笔开支都记入账本。大家在他的账本里,看到了他为母亲节花的钱,为岳父母花的钱,为妻子生日花的钱,为妻子化疗花的钱,为儿女生日花的钱……唯独没看到老赵为自己花的钱,翻了一年的账本,只看到他花了88元为自己买了一双鞋子。这双被老赵穿得磨透了鞋底的鞋子,至今还放在官山中队老赵的办事室里,但它再也等不到老赵了……
老赵走了……
2014 年4月7日,对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全体干警来说,是个沉痛的日子。老赵病逝的噩耗传来,人们泣不成声,谁也没有想到老赵会走得这么匆忙,这么慌张。面对老赵的遗体,大家哭红了双眼,喉咙哽咽,说不出一句话来。同事们见面,也只是点一点头,摆一摆手,就算打过招呼了……4月9日一大早,县殡仪馆鲜花肃穆,哀乐低回,500余名各界人士怀着沉痛的心情前来为老赵送上最后一程。
此时此刻,亲人掩面、朋友伤怀、同事哽咽……
4月12日,是老赵安葬的日子。这一天上午,城区老供电局门前,哀乐声声,人头攒动,花圈成排,“明刚同志一路走好”、“群众心中一直有你”等字样的条幅悬挂着……灵堂前,篆刻艺术家张甫建先生的一幅挽联,概括了老赵的一生:“明白做事二十七年立警致公情洒斑马线,刚正为人五十三载笃志爱民心系红绿灯”。
老赵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和许多网友的广泛关注。网友们在感动之余,自发在“纷纷雨”和“天堂网”上为老赵建起了纪念馆以寄托哀思。网友们称赞老赵是当代警察的楷模,是最可爱的人!
有的网友说:“赵明刚虽然身在平凡的岗位上,却有着不平凡事迹,祝愿好警官一路走好!”
有的网友说:“赵明刚属牛,他的的确确是人民群众的老黄牛!鞠躬尽瘁,死亡而后!”
老赵的突然离世,最伤心、最难过的,莫过于老赵今年已经86岁的老母亲。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儿子走后,常常抚摸着儿子的遗像,一遍遍地哭喊着:“儿啊!儿啊!儿啊!我再也等不回你了……你活得太累了……”
老赵生前,最喜欢穿的是警服,上班穿警服,下班还是一身警服。老母亲说,“没想到儿子早走在了我的前头!每次看到有穿警服的经过,我都以为是明刚回来了,可真到了跟前,才知道认错了人。”
听了老母亲的话,周维刚再也止不住眼来的泪水,紧紧地拉着老母亲的手说:“娘!您没有认错人!明刚走了,我同样是您的儿子!每个穿警服的睢宁交警,都是您的儿子!”(刘志胜 魏 鹏)
(编辑:徐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