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 采

“红盾卫士”李顶明:甘做服务百姓的铺路石

2016年09月12日 09:11 来源:仪征市委组织部

  李顶明,仪征市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历任仪征工商局办事员、副所长、办公室副主任、分局副局长、局长,仪征市场监督管理局陈集分局局长。曾获扬州工商系统十佳分局(所)长,仪征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42岁的李顶明已在仪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陈集分局当了12年基层分局局长。当初,他是全扬州80多个基层工商分局局长中最年轻的一位。弹指十二年,他以爱岗敬业作表率,以廉洁自律作操守,以奋勇争先作目标,带领陈集分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为仪征市场监管系统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比专业还懂行”,办案“靠得住”

  地处中后山区的陈集镇,纯物理压榨的菜籽油比较有名。三年前,陈集分局接到群众举报:陈集某厂生产的菜籽油口感下降,可能掺假。工作人员立即上门检查,发现商家存在经营混合两种菜籽油的事实。

  菜籽油生产有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是物理压榨法,一种是化学浸出法。前者出油率低,成本高;后者出油率高,成本低很多。由于压榨法菜油口感好,香味醇厚,很受当地消费者喜爱,不法商家就从外地低价购买浸出法菜籽油掺在其中出售以降低成本。虽然现场查证有浸出法油,但按照常规的办案思路却无法给生产经营者违法定性。说厂家售假,浸出法油又不假,都属于同等级合格食用油,完全允许上市销售,不存在以次充好的行为,加上国内的检验机构的技术条件又很难检出两种油混合后的有关不良指标,也无法定性掺杂掺假行为。

  明明生产经营行为不规范,手中掌握的法规却奈何不得。这不是李顶明的性格。他翻阅大量资料,去科研机构找专家咨询,在网上查阅这两种生产方式的优劣和区别,历时6个月,最终在一篇教授的论文中,找到了浸出法油会有化学溶剂残留的证据。在与厂方负责人对质的过程中,对方被他专业化叙说震住,最终说:“你比我们专门做这行的还懂。”监管部门以虚假宣传对其定性进行了处罚,该案例也成为当年江苏省工商系统的典型案例供同行借鉴。现在的老板提起几年前的处罚,由衷感谢:“要不是李局长帮我规范,牌子早砸了,哪有现在的财源广进啊。”

  李顶明是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科班出身,工作20年,从不忘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有疑难,找顶明”,他是系统出了名的“靠得住”。不仅自己坚持学,还带着大家一起学,他倡导的“每周一法”业务学习在陈集分局有十年历史。局机关有理不清的棘手案件,第一个会想到李顶明所带的陈集分局团队,拉得出,打得响,硬仗往往变成漂亮的胜仗。

  “多想一步”,善为发展服务

  近几年,农村集中居住和集镇建设加速,群众生活改善,街区面貌出新,是大事好事,与此同时建设工程中使用材料的质量也受到各方面高度关注。陈集分局主动出击,会同扬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所工作人员,对在建的西山家园农民集中居住区使用的钢筋进行首次抽检,样品不符合国家标准。分局立即对这批不合格钢筋的销售商陆某依法作出罚没5万元的处罚。

  然而,李顶明意识到这个情况不能一罚了之,为防止其他工程出现类似问题,他将案情向陈集镇党委、政府报告,提请召开由开发商、建设施工方和工程监理方一起参加的紧急会议,并亲自在会上介绍建设材料的选购标准,不合格产品处理适用法规,共同杜绝不合格建筑材料进入民生工程。此后,在镇政府牵头组织的12次建筑材料质量抽查中,区域内重点在建工程使用钢材和塑钢门窗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老百姓都说陈集分局做了大好事!

  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朱爱军,是李顶明的副手,提到比自己还小几岁的领导,面露赞许:“李局长平常工作中总能先想一步,多想一步,不服不行。”2015年4月7日,工商、质监、药监三家单位合并成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其他基层分局还忙于新旧交替过渡时,李顶明带着分局同志已经开始履行工商分局过去没有的食品药品监管职能。他和朱爱军奔走在陈集街道,查办烧烤无照经营。朱爱军原以为单位整合后,自己刚接手食品药品监管这一块,算学得早的,没想到李局长往那一站,从操作间、烹饪间的布置到流程,说得有条不紊。老朱说:“有这样的分局长在前面走,我们岂有不跟之理?”

  在李顶明的带动下,陈集分局的每位工作人员,人人甘做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铺路石。

  “无丑可出”,驱散不法经营的邪气

  在许多人眼里,分局长是个肥差。李顶明在这个位置上,利诱威逼都敢接招,原因只有一个:身正不怕影子斜。

  去年春节前,陈集分局查处了一个生产假冒“天之蓝”白酒的案件,当事人托与李顶明有多年深厚交情的老朋友去他单位说情。那朋友在办公室好话说了一箩筐,临走掏出一个装有购物卡的信封,硬塞进李顶明口袋,转身就走。

  当面退不掉信封,李顶明第二天候在这位朋友的单位原封不动退掉信封,并向这位朋友表示:东西肯定不能收,但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会替当事人考虑。置身人情世界,也不能谁的面子都不给,宽厚的李顶明觉得这样的态度仁至义尽。

  随着案件调查深入,问题越来越严重,当事人估计处罚轻不了,恼羞成怒,一而再再而三给李顶明打恐吓电话并发威胁短信。一次,他不知从什么渠道知道李顶明第二天要去局里参加有市领导到场的会议,又发短信给李顶明,说明天去局里堵他,让他在市领导、局领导面前出丑。李顶明鼓励他去,坦言自己无丑可出,尽管去。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当事人由当初的对抗到逐渐消除抵触情绪,案件也按照既定的程序顺利办理。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正是这种干净做人的底气正气驱散了不法生产经营者的歪风邪气。

  李顶明还记得刚到陈集分局当分局长时自家的困难。那时孩子还不到5岁,妻子在市区一家企业“三班倒”。他从城里到乡下上班,家里只能指望妻子。一头是组织信任,一头是家庭责任,实在让人纠结。他与妻子沟通,让妻子辞职回家照顾孩子。就这样,在陈集一干就是十二年。期间,他也向组织提出过想离家近一点,但每次个人申请在组织需要的大局下,他都选择服从组织安排。

  江苏省十佳文明基层分局、仪征市标兵基层文明单位、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自李顶明任分局长以来,各种级别的表彰,陈集分局一年没有落过。十二年,李顶明在基层分局长的位置上摸爬滚打,用汗水拌着泥土,踏出了新时期公务员扎根基层的闪光足迹,展示了共产党员心系百姓的开阔胸襟。(王 晓)

(编辑:徐宜鹏)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