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 采

崔蓉蓉:用爱点燃生命的火焰

2014年05月15日 11:05 来源:扬州市委组织部

  时隔六年多,扬城内外依旧涌动暖流,老老少少依旧传颂佳话:一位女性于2007年平安夜捐献“救命骨髓”,挽救了浙江一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这位大爱如山、至善若水、坚强勇敢的女性,就是崔蓉蓉老师。

  崔蓉蓉,41岁,扬州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走上教师岗位20年来,每天提前到岗,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她用工资收入,先后资助了50多名贫困生;她连续10年担任宏志班班主任,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帮扶贫困学子。她不仅把关爱奉献给学生,还将它化为奉献社会的大爱,成为扬州市首例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全校师生积极响应,踊跃参加捐资助学、捐款赈灾、无偿献血及教育帮扶活动,聚合起数千人的爱心接力团队,崔蓉蓉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师德模范”,学校获得了"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她爱生如子,是莘莘学子的贴心人

  崔老师对学生“爱”字当先,“情”字感化。她经常为学困生补课、为贫困生捐款,爱学生甚至胜过于爱自己的子女和姐妹。

  崔老师刚当班主任时,就碰上了以调皮捣蛋出名的3名“疯丫头”。小菲在全校第一个戴上明晃晃的大耳环,并刻意招摇过市;小乐喜欢画画,课本、作业本上经常出现奇形怪状的小动物,让老师哭笑不得;小芳是个“赛小伙”,动不动就与男生打架。不少人认为这3个“疯丫头”无药可救,可崔老师却认为,初中孩子正处于成长期,只要引导得法,自然走上正路。于是她主动走近她们,与她们交朋友,与家长建立了热线电话。她开导小菲:“你如果把精力用在正道上,将来可以在T型台上尽情展示自己……”针对小乐的特长,建议她“在艺术设计上多下些功夫……”对小芳,崔老师热情鼓励:“你天生就是搞体育的料,应该瞄准体育学院……”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疯丫头”们渐渐多出了几分文静和灵气,她们沿着崔老师设计的人生道路顺利成长,后来小菲干起了模特儿,小乐从事陶瓷设计,小芳当上了体育老师。

  崔老师班上还有位女孩叫小钰,从小父母离异,跟随患有癌症的母亲生活。第一次去家访时,崔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低矮的房屋、简陋的家具、煤球炉上熬着的中药,深深刺痛了她的心。从那以后,崔老师把小钰当成了妹妹,格外关心照顾。没想到,初三毕业那个学期,小钰母亲体内的癌细胞大面积扩散。小钰无法面对这一切,崔老师强忍着泪水,不断安慰她,开导她,并带上水果,陪小钰去医院看望妈妈,还把500元钱塞在小钰妈妈手中,向她保证,一定会督促小钰顺利完成学业!中考前两周,小钰的妈妈离开了人世。崔老师像妈妈一样精心呵护失去母亲的小钰,在她和学校的帮助下,小钰顺利地考上了满意的学校。

  小蕾同学,小学毕业前夕,母亲突遭车祸身亡。来到崔蓉蓉班上不久,她在家校联系本中写了这么一句话:“……崔老师长得好象我妈妈啊”,崔蓉蓉看到心里一酸,连忙找她来谈心,并告诉她“你就把我当做妈妈吧”,这以后,她总会在周末叫上小蕾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饭,帮自己女儿买头饰、衣服时,也会想着帮她带上一份。

 

  她殚精竭虑,是宏志文化的演绎人

  与普通学生相比,宏志班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大多缺乏自信心。崔老师思考着:如果文化能够渗透到人的灵魂,可否推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宏志文化”来将孩子们的自信心放大一百倍?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思考,崔老师终于找到了创建“宏志文化”的基本要素:由价值追求、行为准则、视觉形象三大板块组成宏志班的动力与形象,最终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她迅速将自己的想法落实,注重从细节入手。课余,她和学生一起游戏、谈心、沟通、交流,用相机拍摄记录下学生的作品、板报、班级的各种活动以及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学生生病请假,她会和同学们一起去看望,并无偿地为他们补上落下的功课;同学学习上有困难时,她利用午休时间进行辅导。

  她组织了“妈妈,我想对你说”大型主题班会,要求每个孩子都发言,讲出心里话。为了把班会开好,崔老师针对性地帮助一些不善言词的孩子,回忆妈妈是怎样含辛茹苦地养育自己,又是怎样满怀希望地把自己送进学校的。结果,一篇篇声情并茂的演讲令参与的家长和老师感动不已。扬州各大媒体报道了宏志班具有“真情与理想交织”特点的主题班会,社会各界由此认识到,宏志班的孩子“人穷志不穷”,相信知识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

  学校举行艺术节,崔老师同样不放过展示宏志班的机会。有学生建议,“最好来个武术表演,十八般兵器全用上!”这与崔老师一拍即合。表演的难题是,男生好办,蹦跳腾挪有武术味就行,女生怎么办?崔老师对女生说:“我带你们打太极拳,怎么样?”女生雀跃欢呼。为了把节目排好,崔老师连续几个清晨,专门赶到瘦西湖畔去拜师,一招一式学得有模有样,她又手把手地教会女生。表演那天,崔老师精心选择了一套雪白的连衣裙,以烘托太极拳的悠雅,男生挥枪舞棍,女生以柔克刚,极富动感之美,崔老师的班级又得了个一等奖。

  一个个原本自卑封闭的孩子,在崔老师的带领下,一张张神采飞扬的脸庞上,透出的是自信,憧憬的是未来。

 

  她勤勉敬业,是课堂教学的领头人

  崔老师常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好。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放心、让同事佩服、让领导满意的教师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为了提升教学水平,追寻课堂教学的真谛,崔老师一直坚持学习,与教育名著为伍,与专业期刊为伴,虚心向同事学习,虚心向名师求教,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尝试。她教数学,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让抽象的原理变得形象,让晦涩的公式变得生动,让高深的数字变得浅显,让复杂的图形变得简单。她决心用创作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

  崔老师从初一跟班到初三,每三年轮换一批学生。她发现,初一的学生最难适应的是字母代替数字;到了初二,对于图形的变化,则感到云遮雾罩;而初三的函数更让许多学生视为畏途。这三“关”过不去,非但体验不到解题的乐趣,而且很可能谈“数”色变。老师的最大责任,就是帮助学生把学习变成一种快乐。

  她对初一的新生说:“x、y、z,好比我们平时说话中的你、我、他,语文中的代词与数学的代数有几分相似。大家想想,如果没有这种简略的代表,说话多累啊。数学也一样,举个例子,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青蛙八条腿,三只青蛙十二条腿……一万只青蛙四万条腿,这多繁琐啊!如果引入代数,只要一句话:n只青蛙4n条腿,就可以把地球上的青蛙一网打尽。”故事般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教法,将学生们轻松愉快地领进了深奥的数学王国,充满玄机的数学王国变成了趣味盎然的童话王国。她教的班级,数学统考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崔老师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级的表彰和奖励:曾获得全国初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二等奖、省初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一等奖;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获奖。

 

  她大爱无痕,是社会公益的热心人

  早在2002年5月,在得知扬州开始接受志愿者报名的第一时间,崔老师就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全市第二位志愿者。2007年5月,她在接到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的通知后,毅然决然地向市红十字会表达了履行承诺的愿望。

  从那时起,崔老师积极强身健体,从各方面调适自己到最佳状态。经过半年的努力,2007年12月19日到24日崔老师在省人民医院住院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手术。20日早晨开始注射第一针动员剂,连续注射了四天;24日上午8点半开始式采集,持续了4小时。但当充满青春活力的血液从左臂动脉抽出,经过仪器过滤,又流进右臂的动脉时,她的表情十分平静。她说,相对于患者经历的生死考验来说,这些不适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场的医生、记者都被深深感动了。

  崔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善举,从开始报名到最终采集成功,整个过程令人感动、令人钦佩。但这一切她都是默默无闻地在进行的。直到扬州媒体报道后,学校的全体师生才恍然大悟:原来,感动这座城市的人物就在自己的身边。

  面对荣誉,崔老师说:“我真的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是一位母亲、一名教师,更是一个公民应该做的。”崇高与光荣同在,责任和道德并行。崔老师的生活轨迹启示我们:人生将因为对社会的爱而更加丰实,社会将因为有了爱而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编辑:徐宜鹏)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