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徐玲:
张家港保税区(金港镇)教管办副主任,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五个一批”人才,苏州市“三八”红旗手、双十佳教师、姑苏宣传文化重点人才,张家港市“十大杰出青年”“十大女杰”。
作为一名一直扎根在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为发挥一个育人者的最大功能,为引导更多的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徐玲十几年如一日,创作出版了40多部饱含正能量的优秀作品。通过日积月累的坚持与付出,徐玲不仅跻身全国著名作家行列,而且入选中国作协与《中国日报》合作向海外推介优秀作家项目。徐玲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希望出版社签约作家,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姑苏宣传文化重点人才,张家港市家庭教育协会会长,2015年应中宣部和中国作协的邀请,徐玲光荣出席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座谈会。
连续多年,徐玲的作品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向全国农家书屋和全国青少年推荐。其长篇代表作《流动的花朵》直接助推我国教育公平,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紫金山文学奖等十多项大奖。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主题,描写乡村巨变的作品《桑桃的村庄》,入选江苏省作协重点扶持作品;关照少年儿童心灵成长的“我的爱”系列亲情小说感动中外无数读者,获冰心儿童图书奖、叶圣陶文学奖,版权输出马来西亚、越南。
工作之初,徐玲只想做一个好教师。在思考与实践中,徐玲很快成长为张家港市语文学科教改带头人、张家港市十大杰出青年、苏州市“双十佳”青年教师、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中国少年先锋队“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
2005年,徐玲创作的首部童话出版,小读者的来信不停地飞到徐玲的身边。读着小读者们的来信,徐玲开始认识到,优秀的文学也是教育,优秀的作家也是灵魂工程师,一个教师能影响一个班、一批学生的成长;而一个好作家、一部好作品往往可以影响很多很多的读者,甚至是一代人、几代人。从此,徐玲一直笔耕不辍。
作为一名广受媒体关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儿童文学作家,徐玲深知创作中的取舍,每次奉献给读者的作品,从头至尾都是阳光的、健康的、动人心魄的,充满了爱与美、力量与希望。
文学需要担当。前几年,徐玲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子女流入城市,生活和学习都很不容易,就很想为他们写点儿东西,激励一下他们。于是徐玲以苏南城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重视为蓝本,写下了长篇小说《流动的花朵》。图书一推向市场,教育公平的话题就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认同。一年半后,徐玲在作品中倡导的教育公平被列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作品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并接连获得全国“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紫金山文学奖等十多种奖项,入选共和国成立60年18种影响力经典童书、中国儿童文学原创60年10种好书。
2012年6月,《流动的花朵》与《国歌》《五星红旗》《雷锋》等并列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推介百种优秀思想道德读物;2013年7月,《流动的花朵》与《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国外名著和鲁迅、茅盾、巴金、路遥、王蒙等国内现当代大家的作品并列入选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向青少年推荐百种图书。
徐玲不仅用她优美的文字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在创作之外,她则不停地以一个优秀作家的影响和正能量,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给更多的孩子阅读关怀和指导,让孩子们在接触经典中找到更高的梦想。从2012年起,徐玲在张家港保税区(金港镇)的大力支持下,在新市民子女学校白云学校创设首家“徐玲公益书屋”,至今已在学校和社区创设“徐玲公益书屋”10家,辐射15所中小学校,长年服务2万多名中小学生。新华社等17家中央、省主流媒体曾对“徐玲公益书屋”组织集中采访。2013年,徐玲和“徐玲公益书屋”作为推动书香中国前行的阅读力量被《中国新闻出版报》年度专稿《阅读力量,这一年》重点收录宣传。在“徐玲公益书屋”的影响带动下,一大批有学识、有爱心的妈妈们汇入到了关爱儿童成长的行列,“徐玲公益书屋文化义工团”“徐玲公益书屋小桔灯助读会桔光妈妈团”相继成立。
在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的同时,徐玲热情参与地方书香城市建设和支持各地的全民阅读,近三年在本市学校、社区中,徐玲为大中小学师生、为家长作公益读书讲座达50多场。同时为尽可能满足外地读者的需求,徐玲先后应邀为全国30多地读者作公益读书讲座。2014年7月,徐玲作为中国全民阅读“红沙发”访谈嘉宾,受到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最高规格的采访。
十多年来,在不懈的坚持与付出中,徐玲用一部又一部深藏大爱、饱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涵的真善美的作品,和一家又一家精心培植的“徐玲公益书屋”,将无尽的爱融入了全国千千万万孩子成长的心田。
(编辑:徐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