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镇江市丹徒区举办“青力筑梦·智献强区”青年公务员主题交流活动,61名新录用公务员与导师代表齐聚区工会道德讲堂,共同见证丹徒区聚焦公务员“入职三年关键期”、系统实施“青苗成长”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活动在《丹徒区新录用公务员“青苗成长”十项措施》的宣读中拉开序幕。这份聚焦入职三年关键期的培养方案,不仅构建起“筑基—淬炼—领航”全链条体系,更通过“1+2”导师帮带、建立成长档案等机制,为年轻干部系好“第一粒扣子”。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师徒结对仪式,十对师徒代表握手、赠书、合影,传递责任与薪火。
最动人的环节,是“时光邮箱”的封存。10名新录用公务员将写给未来自己的信郑重投入邮箱中。“愿你仍记得父亲那句叮嘱‘吃上国家饭,就要为国家做事’”“希望你已能独当一面,却始终保有服务群众的热忱”……字字滚烫,句句初心。导师董浩轻轻封上箱盖,仿佛封存了一颗颗滚烫的种子,静待三年后破土成林。
随后举行的“献策发展 强区有我”主题演讲决赛将活动推向高潮。12位决赛选手,用沾着泥土、带着露珠、携着烟火气的故事,诠释了何为“强区有我”。
谷阳镇的沈思展讲起去年5月的一段经历。当时镇里大气监测数据连续超标,红色警报频闪。他和同事连续一周蹲守现场,白天整治餐饮油烟,夜里巡查秸秆焚烧,83次夜查换来6月蓝天回归。他说:“乡镇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话语平淡,却重如千钧。
区财政局的宋姝瑶把“财辅政”讲成了民生温度。从十五分钟医保圈到义务教育薄弱校改造,从“厕所革命”到茶产业奖补,她深知“每一分财政资金背后,都是群众的期盼”。她说:“财政工作不在账本里,而在田埂上、在百姓的笑容里。”
这些故事,有的来自一线走访,有的源于同事实践,有的取材于部门成果,但均被青年公务员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坐标。
近年来,丹徒区坚持把公务员队伍建设作为干部工作的源头工程,深化“三强三比加速跑”主题活动,推动年轻干部在乡村振兴、企业服务、基层治理一线经风雨、长才干。此次“青苗成长”十项措施的落地,标志着丹徒区公务员培养体系从“重使用”向“强培育”、从“给任务”向“搭梯子”迈出关键一步。
未来,丹徒将持续完善“青蓝结对”“成长档案”“主题演讲”等机制,推动更多青年公务员在实干中成长、在奉献中成才,真正让“强区有我”从誓言变为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丹徒新实践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刘磊 通讯员 张兆娟 封云 马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