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三维课堂”,推动理论学习系统深化。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铸魂育人的首要环节,构建多维立体学习体系,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理论课堂”系统研学。聚焦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文化思想等系列重要理念,跟进“十五五”规划部署,邀请专家教授提纲挈领领学,组织学员原原本本研读,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从源头上筑牢思想根基。“现场课堂”直观教学。紧密对接六合发展实际,将教学课堂延伸至产业科技创新港、横梁街道农文旅融合示范点、竹镇镇红色试点村等发展一线,让学员们深切感受全区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的蓬勃态势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明确服务大局的着力点。“研讨课堂”互动促学。综合运用案例剖析、情景模拟、分组研讨等多元方式,围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十五五”规划前瞻、岗位职责履行等主题开展深入交流,在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中,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贯通“三段路径”,推动党性修养淬炼升华。创新党性教育模式,打造“学思、感悟、践行”全链条锤炼机制,引导干部永葆政治本色。回溯本源,筑牢信仰之基。依托马克思主义实境教室等特色载体,开展沉浸式教学,引导学员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飞跃,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赓续血脉,汲取红色之力。深入开展雨花英烈革命精神教育,前往渡江胜利公园,感悟先辈们的如磐初心与忠诚担当。创新开设红色音乐党课,在经典旋律中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砥砺学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守规矩,绷紧纪律之弦。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邀请区纪委监委负责同志专题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晰纪律红线与行为底线。组织赴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通过深刻剖析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三、聚焦“三项赋能”,推动履职能力整体跃升。紧扣高质量发展需要与干部成长需求,精准施训,全面提升干部善作善成的硬核本领。强化思维赋能,破解能力瓶颈。针对少数干部存在的思路不清、方法不灵等问题,精准设置调查研究、领导科学等专题课程,并邀请经济开发区、文旅集团主要负责同志“现身说法”,讲授“知事识人、以效为先,强化服务全局发展的几点思考和体会”等课程,传授实战经验,有效提升干部的战略思维与系统思维。强化创新赋能,借鉴先进经验。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重点课题,组织学员深入研习“新门口社区实践”,实地探访“仙林经验”发源地,专题学习浙江“千万工程”宝贵精髓,通过对标先进、解放思想,拓宽了工作格局,激发了创新活力。强化实践赋能,助力区域发展。安排区情专题课程,由区委研究室权威解读“两个千亿”奋斗目标与“2442”发展布局的战略内涵与实施路径,引导干部自觉将工作置于全区发展大局中谋划。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党建品牌培育等专题调研,推动学习成果直接转化为务实管用的工作举措。
四、坚持“三严管理”,推动培训实效落地生根。将从严管理贯穿始终,以严促学、以严促效,确保培训不走过场、取得实效。严格学员管理。从严执行请销假制度与考勤纪律,实施“每日签到+随机抽查”双线督查机制,以刚性约束保障学习秩序与参与深度。严密教学保障。建立组织部门、党校、班委“三方联动”的跟班管理服务机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实现教学组织、后勤支持、联络协调的无缝对接。严谨质量评估。综合运用跟班观察、研讨发言、学员互评等多种方式,对学员学习情况与成效进行全过程、多维度评价,确保训有其效、学有所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