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求和我们在手研发项目很贴近,近期计划去宝应调研一次,争取合作契机。”在扬州市招才引智暨科技镇长团“两访三对接”活动上,哈尔滨工程大学材化学院王院长感慨道。近日,在扬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兴波带队下,宝应走进哈尔滨工程大学,深化东北高校院所战略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共同书写协同创新的崭新篇章。
“两访三对接”:架起校地合作“连心桥”
“哈工程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了一批可靠顶用的高水平人才,与扬州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产业合作空间广阔。”校党委副书记张石梅在座谈会上表示。立足城市发展区位、战略发展定位,宝应县科技镇长团协同创新联盟东北地区联络处揭牌成立,校地签订“哈尔滨工程大学(宝应县)成果转化分中心”共建协议。扬州市向校方赠送的青年人才“面试补贴券”,首批便吸引568名毕业生投递简历,其中硕士397人、博士11人。
近年来,扬州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以科技镇长团为纽带,累计选请包括哈工程4名教授在内的16批次1064人次科技镇长团成员来扬挂职,推动校地围绕优势学科与重点产业开展常态化交流。通过“产业强链”“两访三对接”等活动,让高校人才资源、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招生共建:播撒优秀人才“希望种”
活动后,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严汝建带队来宝,在宝应中学为“科普教育联合共建基地”揭牌,并为“哈工程图书角”揭幕。未来,哈工程和宝应中学将通过科普讲座、研学实践等形式,为国家输送更多有志于国防科技事业的后备力量。
“海洋强国建设的根基在于培养一流的船海领域高层次人才,需要一代代青年接力奋斗。”严汝建作主题讲座时表示。作为“哈军工”传承者,哈工程激发了同学们对海洋科技与国防事业的浓厚兴趣,严汝建现场介绍了在江苏省的招生政策与人才培养体系,200余名学生表达了报考意向。
“三高一品”:构建产才融合“生态圈”
从科技镇长团联络处到成果转化分中心,从科普教育基地到人才联合培养,宝应与哈工程正形成“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闭环生态。“针对高性能导电浆料,我们提出的4个研发方向与宋教授团队研究方向很契合,希望能达成合作。”虹运电子公司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宝应常态化开展“三高一品”供需对接活动,深入企业摸排高质量课题,拜访高校院所对接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成果,20余个校地合作新产品应运而生,人才、科技的“势能”正在逐步转化为推动宝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扬人才 宝人才 刘延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