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 工 > 市县

常熟:争当人才“最佳合伙人”

2025年07月11日 09:21 来源:新华日报

  7月10日,一年一度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如约而至。作为分会场,常熟拿出最高礼遇,招待来自“十六方”的人才。校地企资源协同发力、创新要素高效配置、人才新政重磅出台,既彰显了“江南福地”四方辐辏的开放格局,也传递出招贤纳士的拳拳诚意。

  精英创业,“业”是待开垦的疆土,“英”则是拓荒的引擎。在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时代,招商引资工作最终要落到招才引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上。常熟始终聚焦“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为青年人打造比其他城市“先懂你”“更懂你”的安居场景和科创空间,争当人才创新创业的“最佳合伙人”。

  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截至目前,常熟全市人才总量达47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4.5万人,工程技术人才24.4万人。今年6月发布的《激活城市年轻力——江苏青年发展型城市研究报告》显示,常熟青年常住人口占比27.22%,位居全省第二位。

  人才用实际行动为常熟的发展生态投了赞成票。这种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既是一种互信的体现,也为双方成为“合伙人”奠定了基础。在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常熟分会场活动上,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成长基地揭牌成立,并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投资机构和企业家代表担任“U30中国创业导师”,为青年创业者“培土”“浇水”“积肥”。

  今年5月,常熟与胡润百富联合发布《2024常熟昆承湖·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榜单。这份最新的榜单中,131位青年才俊的创业企业平均价值达2.8亿元人民币,其中有11家企业价值上亿美金。

  胡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在常熟成立中国创业先锋成长基地,就是要持续跟踪好上榜企业及关联企业,同时搭建优质项目沟通对接渠道,帮助常熟引进一批产业赛道新、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市场前景好的高成长性项目。

  有科技创新,才可能赢得未来。常熟始终牢牢把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大力投资于人才,通过科技创新加速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开辟经济增长新领域,打造城市发展新优势。

  现场,举行了人才代表授牌仪式。江苏烁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翁孝清获评2025年常熟市“昆承英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他回忆,作为一家科技型公司,前期的生产经营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常熟对企业在产业配套、生产厂房等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让企业在过去两年得到了飞速的成长与发展。

  该公司拥有领先的拉伸设备技术,拥有多项首台套和设备研发专利,主要提供薄膜基膜等设备及整体方案。初到常熟时,企业主攻锂电池隔膜自动化设备,如今除了在这一产品上实现从7微米到5微米的技术迭代,还拓展到光学膜、电容膜等更多的产品应用场景。“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将隔膜做薄,这是核心的技术难点,目前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实现自主可控。”翁孝清介绍,公司落地常熟三年间,从最初的1亿元销售额,到目前已经实现翻倍增长,今年已锁定订单量6亿元。

  吸引人才关注常熟、来到常熟、留在常熟,常熟充分表露出了自己的情真意切。企业引进人才计税薪酬超过80万元的,可直接认定为“昆承英才”高层次人才;企业建设高能级创新载体的给予最高2亿元的专项支持;设立“引才伯乐奖”,对招才引智成效突出的给予“昆承英才”自主评价权或举荐权……当天,常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产才融合 推动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为人才来常发展再添一道保障。

  多元协同构建创新矩阵

  常熟不仅在人才政策上发力,还搭建了多元协同的创新矩阵。从“合伙人”成为“最佳合伙人”,城市更要懂得企业和人才在发展中的痛点,进而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撑。

  前不久,小米YU7车型发布,销量持续攀升,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新一轮热潮,标志着碳纤维汽车应用成功突破“贵族化”桎梏,迈入月销万辆级车型市场。据了解,这款汽车中使用的碳纤维零部件来自常熟的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随着市场持续释放的迫切需求和显著下探的产品成本,大量碳纤维回收和再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碳纤维产业链布局,长期面临着‘上游原料集中、中游加工薄弱’的结构性挑战,加工成型作为连接原材料与终端应用的中端环节,存在显著技术断层。”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在此次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常熟分会场上,院士与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江苏省院士专家(企业)创新中心平台正式揭牌。双方共同响应国家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需求,发挥各自优势,致力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的研究、试验及产业化,解决全球汽车、航空、风电等多行业领域内碳纤维复合材料废料难以处理的问题,推动行业低碳、绿色发展。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先进海洋技术与装备测试认证联合实验室、上海交大·常熟新材料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载体揭牌仪式。

  常熟此举旨在构建覆盖创新全周期的产业生态系统。从纵向上看,这些平台覆盖基础研究、技术熟化、标准认证、企业研发等标准认证领域。

  江苏亨通华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中国信通院泰尔系统实验室,共同成立先进海洋技术与装备测试认证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致力于构建海洋信息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与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并确立了打造国际海底光缆通用接续测试平台的远景目标。实验室将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海洋信息技术产业链相关企业及用户,提供全面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涵盖海洋信息技术领域的装备、材料、元器件、系统等产品的检测认证、验收服务,以及技术攻关、中试验证、标准规范制定等全方位技术支持。

  从横向来看,政府搭建平台框架,市场主导运营,确保资源高效配置与市场化落地能力。专业人士认为,这种模式本质上解决的是创新资源碎片化问题,为有技术的高校增加市场嗅觉,为有需求的企业提升研发能力,为有资金资源的政府实施精准投放。

  正如今年3月常熟市组织工作会议所提出的,突出“资源集成、市场驱动、服务协同”,更高水平推进人才福地建设,锚定最佳路径招引人才,打造最好平台集聚人才,配置最全要素成就人才,营造最优生态拥抱人才。

  全方位营造人才发展生态

  常言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合伙人”也是一样。常熟全力以赴不断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其核心诉求便是让人才安心放心地投入到科技创新中。

  当天,常熟发投公司联合各板块发起设立总规模3亿元的“常创人才基金二期”,并获得苏州百亿人才基金的支持。

  据了解,“常创人才基金二期”坚持“投早投小投科创”,突出科技引领和产业扶持,深化服务人才项目和科技招商,加大对青年人才创业的支持,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推动常熟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在投资领域上,基金将重点聚焦人工智能赛道,同时深度覆盖苏州“1030”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生态构建。

  同时,为进一步优化常熟市创新创业生态,促进资本、人才及项目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常熟还成立创投联盟,首批汇聚22家创投机构、产业资本以及金融服务机构,搭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实现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有机衔接。“我们身处AI推动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中,会更加关注科技在与产业相结合中产生的投资机会。”作为联盟的一员,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认为,科技的发展要真正成为经济的推动力,必须和产业、资本结合起来。

  除了金融资本的支撑,常熟还成立了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汇集全市人才服务资源,为常熟市级及以上人才提供综合、高效的人才服务,实现“一站式受理、一站式办结”;同时,发布5个青年发展型街区,集成多元惠青服务,吸引更多青年来常安居乐业。

  常熟不断自主培育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7月4日,“智汇苍穹”常熟低空经济产业人才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举行。现场,常熟市低空飞行器应用公共实训基地、江苏省低空产业检测联盟一站式培训基地分别揭牌。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秘书长陈国华表示,常熟是发展低空经济的沃土,协会将助力常熟开展无人机操控员、适航认证工程师等紧缺人才培训,提供课程体系与认证支持,推动常熟在低空人才引进激励、职称评定、跨境流动等领域先行先试,打造长三角人才政策创新样板。

  常熟就像一位“懂理想、会陪伴”的知己,通过产业创新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凭借完善的政策服务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让城市成为人才实现梦想的“最佳合伙人”。

  (韩 雷)

0
+1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文章点评

评论 条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
苏ICP备2021028354号-1